本报讯 3月10日,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把加强福利院管理提升作为今年为五保老人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12345”基本指标,从生活细节入手,提高五保老人生活质量。
“12345”目标具体指:每月理发1次;每周吃2次肉;每餐3个菜;人均4套衣;年洗5次被。
“这指标很实、很细,对孤寡老人就是要这样点点滴滴进行保障和关爱!”为五保老人服务多年的文峰乡福利院院长万日伦感慨地说。文峰乡福利院建于2010年,经持之以恒的引导培训、规范管理、真心善待,该院已满员,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4人。
从2007年开始,我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形成合力的原则,通过盘活乡(镇)村闲置资产、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福彩捐赠、财政安排等多渠道筹措资金6347.5万元,按照每所农村福利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供养规模100人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并重,先后建设了17所高标准的农村福利院,总占地面积662亩,建筑面积52400平方米,床位1700张,管理服务人员77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894人,部分中心福利院存在房屋闲置,偌大房屋供养人数不到50人,民生福祉未能充分共享。
如何发挥福利资源的最大效益,让五保老人愿意进、吃得好、住得安心、晚年享福?我县积极探索福利院建设管理体系,制定出台《竹山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管理办法》、《竹山县农村福利院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和《竹山县农村福利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竹山县农村福利院岗位职责》等10余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福利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为福利院划拨菜园地,组织有劳动意愿、劳动能力的五保对象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福利院自给能力。同时多渠道增加服务人员,努力使每所福利院入住率达到80%以上。(陈兴云 李 培 柴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