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3月1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摔出来的小天佑命真好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要不是有医生的全力抢救和宝宝的坚持、坚强,还不知我们会怎么样!”3月12日,在娘胎三次被摔、早产2个多月的竹坪乡张天佑出院回家。父亲张羲宝、母亲沈艳平感激万分,为救活他们孩子的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送去一面“德艺双馨,情系患者”的锦旗,表达谢意。
  1月15日,竹坪乡产妇沈艳平怀孕7个半月时意外早产,在县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一男婴,孩子生下来仅2.7斤,气息微弱。医生与家属谈话,告知这种早产儿因肠胃等器官发育不健全,没有饮食和消化功能。孩子要想存活,必须过感染、呼吸和营养三关,救治费用高,风险大。“坚决抢救!有一线希望都不放弃!”张羲宝救子心切,立即回家借治疗费。
  沈艳平现年33岁,是襄阳市谷城人,在温州打工时与竹坪乡龙凤村善良能干的张羲宝相识相爱,并怀上了孩子。但沈艳平娘家人不同意她嫁太远,要她打掉孩子。 沈艳平坚持要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并于去年10月与男友一起回到竹坪。谁知就在1月13日,天飘着小雪,沈艳平去门前商店买东西,在一个斜坡摔了一跤。当天没感觉异样,1月15日出现肚子痛,他们赶紧找车到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经检查,产妇孕31周,妊高症,重度胎盘早剥,必须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
  张羲宝家境贫困,父母都是残疾人,且年过七旬。他30出头还未娶妻,家人非常着急。老人想抱孙子,还把别人家孩子的照片挂在自己家里。听着这样特殊的家庭故事,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主治医生李尚刚,护士范学琴、周玲玲、陈正平等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着这个早产儿,保暖、吸痰、供氧,喂母乳......孩子终于一天比一天好转。
  据介绍,这个孩子从怀到生经历了很多挫折。沈艳平怀孕4个多月时,被摩托车撞击,膝盖淤血,因怀孕不能打麻药,她咬牙强忍着痛做手术。还有一次在服装店上班时,不小心绊倒,半个月不能走路,沈艳平不吃药,硬撑着。她做胎教更是用心,天天听《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希望能养育出一名优秀的孩子。龙凤村距城百余公里,为了能让孩子吃母乳增强抵抗力,月子里,沈艳平每隔几天就从竹坪进城给孩子送奶。经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50多天的救治护理和培育,孩子得救了!他们给这个孩子取名“天佑”。
             
     (陈兴云 喻成霞 李 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