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玲,我们家第一批食用菌已接种,昨天20多人忙活了一天。”“爸爸,看到照片上忙碌的景象我太高兴了,咱家脱贫有望了!”3月28日,深河乡秦家村3组贫困户刘运兵与当兵的女儿刘麒玲在QQ上发照片,聊食用菌种植之事,女儿为爸爸点赞。
刘运兵,今年50岁,一家6口人,上有93岁老母亲,下有3个孩子读书。刘运兵原来住在山顶上,交通不便,以种地为生。2000年买下公路边一处二手土坯房,3个孩子陆续上小学、高中、大学,妻子在家伺候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全家靠刘运兵一人打零工挣钱,家庭经常入不敷出。2014年,读大二的长女刘麒玲看着家里实在困难,便选择参军入伍,现在某炮兵团服役,既为家庭减轻负担,又为保家卫国效力。
今年,刘运兵一家被评定为贫困户。想着女儿在前方当兵,自己在后方当贫困户,刘运兵觉得脸上无光,对不住女儿。秦家村是县人武部扶贫联系点,军属贫困户首当帮扶脱贫。政委孟开盈多次到刘运兵家走访,帮刘运兵找准穷根,制订脱贫计划。
刘运兵曾有过一段香菇栽培经验,他想发展食用菌产业。他的想法得到了县人武部、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乡政府为他争取了设施蔬菜项目,解决了大棚、地膜问题,把他作为该村食用菌产业发展第一人进行培养。村委会帮他协商流转场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必荣亲自带他到河南西峡食用菌生产企业考察。经充分酝酿准备,刘运兵将自己的创业想法打电话告诉当兵的女儿。女儿非常赞同,并与父亲约定:“我们一起加油!为脱贫而战!您在家好好把这个项目经营好,我在部队努力,争取考上军校。”
今年元月,刘运兵贷款10万元,兴办大棚食用菌产业,计划年发展规模50000袋,首批35000袋已接种,第二批进入高温灭菌环节,预计正常见收后当年可实现产值30万元,除本可赚10余万元,实现脱贫目标。
这次投资创业是刘运兵生平最大的一件事。他从买菌种、配制栽培原料、灭菌、接种、翻袋,每一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儿差错。他将床铺搬到了大棚边,随时观察棚内温湿度,确保食用菌栽培效果。
为了这个约定,父亲在家勤劳致富,女儿在部队刻苦学习,圆军校梦。
(陈兴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