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周五)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楼台乡沧浪中学语文教师熊彩宝照例在叮嘱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的同时,还不忘布置周末的科技创新家庭作业。“想一想用什么样的筷子才能顺利地夹起花生米。”
2014年,熊彩宝所带的班上有8名同学因获得国家专利而享受到中考加分,占十堰市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总人数一半以上。10年来,他所带的学生共获得44项国家专利。
熊彩宝是上世纪90年代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刚开始工作那几年,出身贫寒的他一边教书,一边想着如何帮助家里脱贫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新闻里得知有一项专利卖了几十万元,从此,他就做起了 “科技发明致富梦”。没过多久,爱琢磨的他发明了一种两用香型钢笔,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种钢笔既能写字,又能提神醒脑,熊彩宝踌躇满志,决定寻一个好价钱出手。他自费参加了多场科技成果展示会,期间有人愿意出5000元的价格购买这一专利,但他没舍得卖。而那时,他每个月的工资不过300元。直到第五年,他因为实在交不起专利保护费,不得不放弃这一专利权。
靠科技发明不仅没能让熊彩宝摆脱贫困,反而背上了不少债务,他一度感到非常失落。2005年,十堰市开始对中小学生申请国家专利进行资助,并给予10分的中考加分,以鼓励广大青少年参与创新发明。那一年,熊彩宝刚好任初一年级班主任,这种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又能获得中考优录的政策,让他这位曾经的 “科技迷”一下子来了劲。熊彩宝决定大干一场。将自己搞科技发明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家乡更多的孩子通过科技发明考上更好的学校。
每逢学生上课疲惫的时候,或是学生晚自习的最后时间,他就要抛出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清醒头脑,或在思考中进入睡眠。他利用班会,启发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畅想自己心中理想的校园,帮助他们寻找创新的源泉。到那一届学生初三毕业,他所带班级28名学生中,先后有13人获得国家专利。
有一段时间,熊彩宝发现学生们的问题越来越少。结合自己的创新经历,他将学生的视野延伸到校外,通过布置家庭创新作业,督促他们回家后参加劳动,寻找创新灵感。 “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让他们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这无论是对他们的学校学习,还是以后参加工作,都会受益无穷!” ( 陈明琼 向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