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4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血生肌壮产业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查看次数:次  
八道关内,菇香氤氲;五道河旁,黄牛哞哞;圣水村内,茶香万里……暮春四月,得胜镇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春潮。精准脱贫,产业支撑。该镇正围绕“一主两特一辅”产业格局,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探索产业扶贫新路。
精确指导谋发展
大山上,道路边,一片片茶园堆翠叠绿。圣母山下的茶叶名村圣水村,2150亩茶园吐露新绿。该村依托丰富的茶叶产业资源,95户贫困户种植茶叶870余亩,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该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因村因户分类指导,以茶叶产业为依托,逐步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建成以圣水、茶场、文峪河、石底为中心的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和文峪河流域、石底河流域、花西路的茶叶产业示范带。结合各村实际,做大花竹白泥垭大米产业,八道关香菇产业,界岭村食用菌产业,金明村、施家河村郧阳打鸡产业,五道河村、庙垭村郧巴黄牛养殖产业,实现产业“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致富。
培育主体强筋骨
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堆堆锯末很快变成一袋袋菌棒。这是记者在八道关村看到的一幕。
八道关村山大人稀,成年劳力几乎是依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去年7月,该村引进外出创业能人张传宝成立了八鲜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鲜菇近8万公斤。30多个贫困户在合作社带动下发展食用菌产业,走上了产业脱贫路。
为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该镇通过培育致富能人,催生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济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在项目设计、资金整合、技术力等方面,统筹规划,综合配套,集约发展。截至目前,该镇茶叶面积已达2.7万亩,茶叶专业合作社达27个,带动贫困户近4000人;发展食用菌25万袋,辐射农户200余户;培育养殖大户49个,产业惠及全镇贫困人口90%以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