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啊,音乐已经响了!”“来了,来了,马上就好!”……每天早上7点和晚上7点半,宝丰镇施洋路社区的大妈们,来到广场,伴随着音乐跳广场舞,欢快的舞蹈成了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跳得好不好?”看到笔者,一位精神抖擞的大妈第一个迎了过来。通过介绍得知,她就是施洋路社区三组农民、广场舞“教练”甘玉兰,今年67岁,被大伙儿亲切地称呼为“甘姐”。
“政府给咱老百姓建起了这么大的广场,我觉得太好了,就想弄个舞蹈队,和老伙伴儿们一起来跳舞锻炼。”提起组建舞蹈队的初衷,甘玉兰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12岁参加了学校文艺队,表演过很多舞蹈节目。后来还参加过农村文化宣传队,打腰鼓、练太极扇、连厢舞等等。我们社区的广场舞健身队是2009年组建的,现在舞蹈队发展到5支,队员有数百人。” 甘玉兰一脸自信。
问到这些健身舞从何学来的,甘玉兰说:“自己掏钱买电脑、U盘、音响、腰鼓、表演服等,在网上搜集舞曲和视频,照着视频反复练习,进行改编,创作出多套舞蹈。”
笔者在现场看到,甘玉兰站在队伍的前面,带领大妈们跳着广场舞,队员张秀英告诉笔者,“我们这些已经当奶奶的人,学动作慢,甘姐就一遍一遍的教我们,特别有耐心。”
每天活动的时间,甘玉兰都认真地教队员们舞蹈动作。“几乎都是老年人,在教舞的过程中,有的学员因为体力、柔韧性等原因,跳舞很吃力。”面对这一问题,甘玉兰特意创编出了适合高龄老人跳的舞蹈,让大家学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现在,我们都能跳300来个舞蹈了。”甘玉兰高兴地说。
46岁的侯国庆是最近吸纳的一名新队员,队里的大妈们都叫她“小侯”。“一次散步时,我偶然看见这支老年舞蹈队,一下子被这些老人的积极与乐观打动了。当时就决定加入进来,积极锻炼身体。跳了这些天,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说着,侯国庆向大妈们竖起了大拇指。
“我一听这跳舞的音乐,心里就特高兴。”已经64岁的王友菊也是这支广场舞队伍中的一员,身体硬朗,精神愉悦。
“现在一到点儿,大伙儿就说‘该上班了’。”甘玉兰笑着说,自己通过跳广场舞,多年的冠心病和腿疼病明显好转。
据了解,这支老年舞蹈队自成立以来,每天严把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坚决不扰民。甘玉兰和她的舞蹈队还积极参加了镇里、县里组织的多项健身舞大赛和节日演出,老人们都说名次不重要,演出费更不重要,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自己跳得开心,大家看得开心,舞出健康、舞出欢乐。
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甘玉兰表示,“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想把健康和快乐的理念传递给大家,也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能够参与,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只要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为幸福而舞,我会一直坚持跳下去。” (朱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