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全县各校办学行为,创建特色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教育局在3月中旬召开了党组会,专题研究特色学校创建工作;3月底召开局党组学习扩大会,请省督学王稼祥就迎国检工作做了专题辅导;4月底,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襄阳五中校长做了校园文化建设讲座。
本次观摩活动,重点看各学校的文化氛围、办学理念的提出、“一训三风”(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设计、校歌创作。既是县教育局对全县学校整体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阅,也是各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大练兵;既为学校展示特色、校长共同提高搭建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也为局机关干部与一线学校互动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观摩中,所到学校校园整洁美观、布局合理规范、校舍窗明几净、走廊教室布置清新朴素,处处体现了育人氛围。各校认真开展了“一训三风”建设活动,完善了校徽、校歌,强化了校园内涵发展,彰显了各校办学特色。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室、部室、宿舍、食堂、运动场、办公室等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景点都能给你启示,让每一个角度都有美在闪光,办学品位迅速提升。官渡、上庸建足球特色学校,潘口小学建书法特色学校,秦古中学创办了“翠柳文学”校刊,擂鼓中学创办《山鹰》校刊,麻家渡镇依托学校少年宫开展特色活动,张振武小学打造书香文化校园,各地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彰显特色,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亮出了教育“好风景”。
在5月7日召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推进会上,局领导对现场观摩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部分学校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局长毛光伟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认为,全县特色学校创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会议提出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规范办学行为,做浮浅工作的现象不容忽视;创建特色学校搞形式、做样子的现象不容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拼大牌、突热闹”的现象不容忽视。要求各学校要尽全力把本校的办学理念、校徽、校歌、“一训三风”再打造、再研磨、再提炼,直到全体师生满意后再定型。
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县教育转型发展、赶超跨越的一年,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显得尤为关键。在迎检工作中,要把握好国家督导评估组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一是重建设。重点关注城乡薄弱学校危房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学校食堂、学生洗浴设施、仪器设备的采购与添置。二是重管理。学校办学是否规范、大校(班)额问题是否缓解、学生负担是否减轻、师德师风是否文明、困难学生是否得到关爱。三是重内涵。重点关注学校特色建设、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四是重评价。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基层群众,把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参考。
会议强调,从现在起到今年九月底,全县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就是迎接国家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认定。主要抓好5项工作:
强化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办学条件基本均衡。首先要加快推进“全面改薄”第一批项目的实施。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要确保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正在办理建设手续的,要确保工程能够及时动工;该立项的要抓紧时间论证,及时立项;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评估验收时出形象。要加快推进教育装备的配备。要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多方筹措经费,配齐仪器、图书,体音美等教学设施设备。
强化政策宣传,确保群众满意度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取得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提高群众满意度,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升教育形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简报等各种形式,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大力宣传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政策、目的和意义,介绍本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创设迎评工作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赢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等群体的认同,确保公众调查满意率达95%以上。
强化档案资料建设,确保管理水平提升。目前,部分学校档案建设存在资料不全、推进不均和功能室使用率不高、台账不完整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所有档案资料一定要整理有序、条理清晰、真实可信、方便翻阅。特别是要认真审查各类报表数据,做到准确齐全、相互印证、逻辑严密,确保现场数据与报表数据相一致,确保评估组通过查档案,就能看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
强化常规管理,确保办学行为规范。学校常规管理的好坏关乎学校的外在形象和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去年,县教育局转发了省教育厅下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各学校要对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的6项职责、22项管理任务和92条管理要求,抓好常规管理。要通过抓学习,提升校长管理水平,使学校各项工作在不断学习中求发展、求进步;通过抓制度建设,使全体师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一丝不苟,自觉养成遵规守纪、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抓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校知名度;通过抓环境建设,让花草树木美化校园,让语言文字净化校园,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使校园处处充满文明、健康、高雅的气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环境;通过抓安全管理,彻底解决使用D级危房、露天食堂、无餐桌椅食堂和如厕难、洗浴难、饮水难、住宿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通过抓创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各校要针对所列问题清单,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天;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对照标准,逐条、逐项、逐校,全面过堂,在问题整改上坚持零差错、零容忍,确保各校、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策划:叶邦清 吕哲君 向继明
组版:向继华 柯 妮 朱名维 向 俭 许海涛

校园一角。

校园一角。

推进会现场。

观摩组与学校心理咨询师交流。

观摩组欣赏师生作品。

观摩校园环境。

学生作品展示。

校园文化一角。

寝室文化。

校园文化走廊。

教师办公室文化。

学校陈列室。

老师介绍校园文化。

教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