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5月1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练“内功” 借“外力” 下好招商“一盘棋”

新闻作者:刘平峰 张 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4日  查看次数:次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直接利用外部资源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各地招商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入查找自身不足,强化招商措施,寻求发展机遇,对做好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解放思想,树立三种新观念。
进一步树立外商内商都是客商的新服务观。对一切到县境内投资兴业的,都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真正形成“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进一步树立招商引资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的新发展观。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对于我县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财政税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新经济价值评价观。我们要树立“双赢”意识,不要患“红眼病”、鼠目寸光,只考虑自我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影响外商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二、增强招商吸引力,把握四个关键点。
提高预期收益。作为山区,对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是资源、低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我们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扶持政策等优势,使竹山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优化服务环境。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抓好园区、城区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
凸显地方优势。我们要在了解对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在宣传自己优势的同时,还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定位目标时尽可能选择可以“藏拙”的目标市场。
完善招商政策。针对我县矿产、农特产品、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项目,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用地、财政、规费、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真正让政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三、适应开放新形势,强化五项举措。
科学编制特色项目,强化产业导向。要加快制定各乡镇和行业的产业规划、产业导向,对于符合我县产业规划或鼓励类项目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从而加大这类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快形成我县特色产业步伐,形成产业链。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能力。首先,招商人员要做到“知己”。作为招商人员,应把吃透县情作为一项基本功,以便在招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企业予以重点关注,找准对接点。其次,力求做到“知彼”。认真了解目标地的经济发展动态、产业转移动向、经济社会状况,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以利于尽快打开招商工作局面。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招商方法。加强产业链招商。立足我县现有企业发展需要,大力招引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或通过企业自身技改扩能,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突出重点,主攻大项目。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的项目,从而把产业生产的前端、后续企业引进来,形成以外引外的产业链招商。加强企业招商。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吸引投资商与我县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兼并重组、强强联合,走以资本引资本、以企业引企业之路。加强亲情招商。各乡镇和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竹山籍在外人员联系,组建异地商会、同乡会,利用他们的资源宣传、推介竹山,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落实工作机制,兑现招商承诺。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绩效考核、绿色通道服务、“一站式”办理、招商引资政策兑现等制度的落实,以实际行动塑造竹山诚信招商形象。
打造服务平台,创优招商环境。加快推进园区硬件建设,切实增强园区产业发展“硬实力”。不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提供服务,促进园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竹山县招商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