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华,男,现年43岁,县妇幼保健院妇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擅长妇科、外科传统手术和妇科微创手术,2015年被评为全县“十佳医务工作者”。
很多人对妇科男医生总会有一些好奇甚至偏见。县妇幼保健院妇外科主任岳文华顶着压力和世俗偏见,心怀妇女群众健康,致力于妇科前沿微创技术的学习和探究,以过硬本领和良好医德,从被排斥到深受妇女姐妹喜爱的一名妇科男医生。
误打误撞,成为妇科男医生
1994年,岳文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至竹山最偏远的梁家乡卫生院工作。条件艰苦催人奋进,他常常身兼医生、护士、药房等数职,工作之余,仍勤奋自学医学知识,得到院方的支持和栽培。1995年4月被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普通外科一年,1998年又被选派到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进修普通外科一年。两年的进修使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在医院开展了阑尾炎、疝修补、肠梗阻等外科手术,填补了卫生院的空白。百姓的就医难,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2000年到官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相对好点儿,他大胆开展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新式剖宫产、宫外孕、子宫全切等手术,使很多外科及妇产科危急重症病患及时手术转危为安。
2004年他调至县妇幼保健院,继续干着临床外科的老本行。2007年担任外科主任,2009年该院进行科室整合,将妇科和外科合并为一个科室,他担任妇外科主任,从此正式成为一名妇科男医生。起初,由于性别原因,很多妇女姐妹见他接诊,总觉得别扭,对病情难以启齿。有一次,一名女患者述说乳房疼痛,岳文华让其解衣进行按摸诊查肿块,患者不配合,扭脸跑开。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妇科好医生。后来遇见尴尬,岳文华主动缓解气氛说:“别害怕,看病是我的职业,有病不忌医嘛,我也有姐妹。”慢慢地,他以专业的诊断、过硬的技术,赢得了患者信赖,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微创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自2009年,县妇幼保健院承担国家“两癌”普查项目以来,每年都筛查出一批宫颈癌、乳腺癌病人。以往这样的病人大都需要到三甲医院才能治疗,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很多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岳文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医院引进了一台乳腺钼靶X光机,购买了一台高端乳腺彩超,成立了乳腺专科,并动员医院职工和社会力量捐款,成立了乳腺癌救助基金。三年多来,已为数十名乳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规范化的手术及其它综合治疗,为贫困家庭发放乳腺癌救助金30000多元。传统的手术病患受创面大,微创手术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能把病人痛苦降到最低。岳文华积极学习微创手术技能,运用腹腔镜、宫腔镜,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和各种经阴道手术,免除了患者开腹之苦。
“准备去市医院治疗的,听别人介绍岳主任,就来这里治疗。”5月11日,得胜镇的王女士在这里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由于采用微创,刚做完一天,便可以下床走动。
缝合血管更像走钢丝,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会有生命危险,绝不能有一丝马虎。腹腔镜下缝合技术是影响腹腔镜大量开展的关键性技能。为了早日掌握这一技能,达到“稳、准、快”, 他利用电脑和摄像头自制腹腔镜模拟手术装置,熟练掌握镜下缝合和打结这一高难度腹腔镜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腹腔镜开展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他将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相结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
精业勤业,视患如亲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岳文华认为个人的医术再高,也难以带动整个医院的进步,医术要与同行分享。他把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将摸索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科室同伴。面对以生命相托的患者,他总是全身心投入,理清病人的每个发病细节,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并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2011年,岳文华所在科室接收了一位特殊病人,名叫陈全举,时年29岁,未婚,父亲早逝,与7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在山西打工时突然发病,高烧、腹痛,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果,来到该院治疗。进院时陈全举骨瘦如柴,无法进食,岳文华亲自喂,患者没钱吃饭,他从家里做好饭菜送到病房。经他和同伴半年救治,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保健院承担着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工作,为了不让服务对象来回跑路,很多来该院手术而相关材料又不完备的对象,岳文华亲自与各个部门联系落实,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今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岳文华兼任“不孕症门诊”主任,他精心为多位再婚及丧子结扎夫妇实施输卵管复通手术,目前已有3位高龄妈妈因此怀上孩子。
(陈兴云 喻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