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3日,记者从县茶办了解到,今年全县已完成春茶产量3933吨,实现产值4.1亿元。
近几年,我县以秦古、竹坪、大庙、得胜等茶叶大乡(镇)为重点,以345、246国道为轴线,以女娲山、女娲天池、上庸镇等旅游景区为核心板块,每年以新建1万亩高标准茶园的速度向前推进。截至目前,全县茶叶基地面积已达到21.8万亩,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行政村,全县茶农达3.5万户、13.5万人。
为提高茶园产出效益,我县依托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小农水项目、国际农发项目、国家茶叶标准园建设项目等,先后启动大观山、圣水国家级茶叶标准园建设示范项目,完善了竹坪无性系茶叶基地、九里岗茶叶基地、大泉山茶叶基地等水、电、路、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县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叶产业建设“以奖代补”,通过发放茶种、肥料等农资,大大激发了茶农投入茶叶生产和茶园管理的积极性,带动茶农抓好幼龄茶园管理和低老茶园改造,全面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与产出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标准化茶园的干茶产量达到45公斤/亩以上,产值达到4700元以上,鲜叶质量及鲜叶销售价格显著提高。
多年来,县农业部门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力求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茶企大力支持,推进了茶叶品牌创建步伐。一是政策倾斜,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的茶叶名牌,一次性分别奖励企业30万元、10万元;对新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在县外新设茶叶销售专营店,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一次性补助认证企业和认证单位各2万元、1万元、1万元。二是项目支持,我县先后在圣水公司、星梦茶业实施了无性系苗圃基地建设、茶叶标准园建设等,培育和推广高产、质优、抗性强、适应市场销路的优良品种,提升本地茶叶综合品质。三是资金扶持,近年来农业部门先后争取各级产业发展资金近千万元,投入到茶叶龙头企业,在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面带动了地方茶农收入的提高。
销路好才是实现产业效益的关键,我县积极支持圣水公司成功举办多届“湖北圣水茶叶文化节”,对“圣水”品牌予以全方位包装、推介,促使其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2015年以来,我县以办好北京“湖北·竹山茶文化周”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组织本地茶企积极参加“茶博会”、“农产品交易会”、“中俄茶道万里行”等活动,充分提高了竹山茶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茶叶产品的出口贸易。目前,裕源食品、星梦茶业的红茶、砖茶等茶产品已经远销香港和俄罗斯,极大地拓展了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空间。
(张 成 杨 鑫 谢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