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0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山走出“牛”品牌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7日  查看次数:次  
——记市级劳模、竹山县郧巴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渊博
 
  大学生天之骄子,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毕业后就会涌入大城市当白领,而他毕业后返回家乡,与家乡的黄牛叫上了劲。他就是深河乡茅坝村“郧巴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渊博。
  2007年,谢渊博还在竹山一中读高二,一次偶然,他了解到我县正在大力发展郧巴黄牛保种和养殖,当时这个18岁的小伙子就有了辍学创业的想法。于是在这种想法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走访黄牛养殖户,上网查资料,了解到郧巴黄牛是我省资源保护品种,肉质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但当时我县并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场,不仅市场供应不够,郧巴黄牛还面临着灭绝的危机。谢渊博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他和父母商量,想要放弃学业专门养殖郧巴黄牛。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父亲听完他的想法后,不仅没有反对,还被他的勇气所打动,决定拿出30万元支持儿子创业。
  2007年9月,谢渊博放弃学业踏上创业之路。为了买到真正纯种的郧巴黄牛,他整整跑了2个月,到得胜、峪口、房县等地挑选种牛。2008年1月,历经4个月,竹山县郧巴黄牛保种场建成并投入运营,可看似一帆风顺的创业之路,却充满坎坷。2008年冬天,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保种场里许多黄牛病死,谢渊博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保种场一夜之间面临倒闭的危机。为了挽救自己的事业,他四处求人请教解决办法,但都治标不治本。在痛苦和沮丧时,他想到了曾经待他如子的恩师余绍良,他找到余老师,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蛮干是得不到经济效益的”,恩师的一句话,给迷茫中的谢渊博灌了一碗清醒汤。一番思考后,他将郧巴黄牛保种场交给父母,重新回到高中校园,并通过刻苦学习考取了湖北经济学院,在大学系统学习兽医、经济等专业知识。
  上大学的谢渊博一边读书,一边关心着家里保种场的事,2009年3月,竹山县郧巴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共有20户村民入社,养殖黄牛200多头。2010年,还未毕业的谢渊博成功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并争取到湖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扶持,郧巴黄牛保种场成为黄牛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谢渊博的带动下,合作社逐渐走入正轨,在养殖上他给每一头牛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什么时间打针,什么时候消毒都有清楚记载,每年谢渊博还把基地的饮用水、牛肉送到武汉进行检验,并从湖北省农科院高薪聘请了28名科研人员,专门研究项目推广及先进科研技术。如今,他的合作社建成了“核心育种场+扩繁场+育肥场+农户”的四级生产体系,150余户养殖户养殖郧巴黄牛1800多头,实现产值400多万元。郧巴黄牛成了享誉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役肉兼用良种牛,被农业部纳入2013年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予以扶持。“下一步,我们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做大做强郧巴黄牛产业,在品种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打造特色畜牧产业名牌,争取让郧巴黄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谢渊博信心满满地说。  (陈中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