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1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虹“银线”牵动璀璨“钱景”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8日  查看次数:次  
  本报讯   6月15日,笔者在麻家渡镇双堰村茶叶加工厂获悉,该村今年茶叶产业带动增收26万元。为何有这好发展?笔者来到实地一探究竟。
  “过去,我们村没有茶叶加工车间,加工茶叶要赶十几里路,老式机器加工得慢,常常等到深更半夜才回来。”“但现在好了,三月份供电公司为我村新架了一条高压线路,新增了变压器一台,贺勇随后建了一个茶叶加工车间……”走进村口,一位叫鲍升兰的大姐热心介绍。
  2012年双堰村种植了150亩无性系茶苗。但该村只有一台30千伏的变压器,还建在村口边缘,勉强能供应70多户的照明,根本带不动机械,农户采摘的茶叶要到外地加工。
  2015年,茶叶经销商贺勇在该村流转茶园450余亩,注册成立双艳茶叶专业合作社,吸纳2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准备建一个茶叶加工车间,但是通过成本核算,架一条线路,再增台变压器咋说也得30多万元,贺勇非常犯愁。
  麻家渡供电所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县供电公司汇报。县供电公司将这个项目纳入农网升级工程增补项目中,并在今年春茶上市前对新增的200千伏变压器进行了投运。贺勇又投资40余万元建立标准茶叶加工车间,并购置29万元的微波杀青机进行“科技武装”。“这家伙每小时能杀青鲜叶700多斤,是普通机器的10倍,加工出来的茶叶泡出来汤色非常鲜亮……”
  贫困户贺显庭说:“以前我们加工的茶叶都是自己走村串户上门卖,既耽误工夫,也卖不到好价钱,现在直接卖给合作社,省时又省力,今年四月份我卖鲜叶就挣了4000多元……”
  加工、销售难题破解后,农户种茶热情高涨。150亩投产茶园里,日均80余人采茶,茶叶加工车间里,日均60余人加工、销售鲜叶。自4月以来,合作社已加工鲜叶10000余斤,收购鲜叶8000余斤,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6万余元。
  一条农网改造升级的线路带动一台科技含量高的机器,既解决了老百姓茶叶加工难题,又让800多亩茶园焕发生机,更让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储召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