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1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三盛的传说》 连载之三:打虎还要亲兄弟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8日  查看次数:次  
  当天麻城老家人和竹山新家人亲亲热热合二为一。在田家坝新庄园里,王应富住前院,王应荣住中院,王应魁住后院。后妈及二位弟弟、弟媳看到大哥这么大的房子和家业,不得不佩服大哥大嫂的能耐。从此二位弟弟更加尊重和服从大哥,家里家外王应魁说了算。
  一段时间后,两个弟弟熟悉了山里的生活环境和生意路径,王应魁便调整了经营思路,扩大了经营规模。给二弟和三弟进行了分工,王应荣驻黄龙潭主持新成立的王记货物购销中转站,负责汉江以北三县货物购销;王应富驻老河口,负责襄阳、樊城乃至汉口营销往来,尤其是商务信息的传递;王应魁坐镇田家坝,负责汉江以南三县购销和竹山至汉口整个生意的部署与安排。王应魁为了避嫌,把自己老婆翁玉莲管账业务交给了请来的魏四喜。生意大了,场面宽了,人客多了,王应魁索性请来了黄州会馆柯正夫当管家、魏八爷当支客、门卫护院等等,还特意请来两个丫鬟侍奉曾今在他饭中下毒的后妈。
  王应魁一一安排妥当后,腾出功夫来逛逛女娲山西的宝丰街,这儿是竹山绿松石集散地,传说女蜗补天就是用这种石头。逛完宝丰街,王应魁来到了女娲山北的喇嘛山,喇嘛山上到处可见开采绿松石的矿洞,他走进一个据说是郎舅合伙开采了三年一无所获遗弃了的矿洞,他正往洞深处走着,忽然只听前面轰的一身巨响,洞顶塌方了,吓了王应魁一大跳。等尘埃散尽,他摸进去看个究竟,塌下来的全是大小不等萤光闪烁的绿松石!他心想这真是挖穿山洞无觅处,应魁得来不费工啊,财来了大门是栓不住的!王应魁趁深夜雇了十辆马车,载着满满的绿松石,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女娲山。他马不停蹄地赶了一昼夜的路,来到了老河口,在王应富管理的王记货栈停下来。横直不见三弟出来接应,一打听才知道王应富去了怡春楼,在名妓那儿风流去了。王应魁也知道三弟打十一二岁时候就爱与异性打情骂俏,就不知道他成家后还爱这档子事儿,纯粹是后妈惯成的。王应魁气不打一块儿出,找到三弟后狠狠数落了一顿,弟弟说:“哥,我只是晚上玩玩,没耽误生意。”王应魁说:“我一路过来吃根油条就不舍得,你不耽误生意不要钱玩?不伤身体?”弟弟见哥哥一路辛苦,自是理亏再不争辩,王应魁也不再深究,兄弟俩接着商量如何押运宝石进藏的大事。
  一个月后,他们的队伍来到了新疆吐鲁番,离家越远他们越害怕,他们知道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人野蛮,担心被劫。王应魁想起了新疆驻军杨爵臣,但是杨将军是自己仇家金利权的亲戚,找他岂不是送肉上砧板?看着自己十几骑宝石和一行人的安危,王应魁还是硬着头皮求救于杨爵臣,杨将军二十多年没回过老家,对家乡一点也不了解,听说是老家来人自是欢喜,大摆酒宴款待。王应魁既鬼也大方,他没亮明真相,自称杨爵民。并拿出没花本钱的绿松石相送,杨将军一高兴,认了这个杨家兄弟,还派出十三名军士和战马,荷枪实弹的为王应魁护驾保航去西藏。
  在西藏不到半月,十几骑绿松石销售一空,王应魁拉着白花花的银两返程来,回头他要送杨将军一车银两被拒。杨爵臣继续让军士们护送银两回到长城里才撤退。一个月后王应魁拉着一车白银送到杨爵臣老家答谢他一路照应。杨将军家人把王应魁就是金利权仇人的真相告诉了杨爵臣,并戳穿了他谎报姓名杨爵民,故意与杨爵臣套近乎的嘴脸。不久杨爵臣回信说:事情过去了就作罢,冤家宜解不宜结,还赞扬了王应魁有脑子,精明能干,并嘱咐弟弟学习他。王应魁把绿松石赚得的银两大肆购置田产,三年内方圆二百里都有王家佃种田地的佃户。后来王应荣负责收租粮,每年秋后来王家交租的佃户络绎不绝,王家粗茶淡饭管佃户饥渴,相比竹山其他地主人性多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