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级劳模、县农业局茶办副主任丁葛
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山东青年,不顾父母反对和爱人一起来到我县潜心研究茶叶产业。8年来,他奔波一线,指导生产了一批批名优绿茶,为我县茶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被评为全省行业技术能手、十堰市劳动模范的县农业局茶办副主任丁葛。
丁葛是山东省日照市人,出生于1981年10月。2009年7月,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便千里迢迢来到竹山,担任县茶叶产业办公室科员。2010年10月,因工作出色升任县茶办副主任。作为我县特色产业(茶叶)引进的技术人才,丁葛一直扎根基层,致力于服务山区茶叶产业发展。
竹山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但长期以来,竹山茶叶产品品种单一、制作工艺粗糙、销售渠道过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竹山茶叶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的过程中,丁葛一直不遗余力。
来到竹山后,丁葛迅速利用专业技术对我县各基地土壤进行了全面检测,合理配方科学施肥,改善鲜叶的品质;在多方面考察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品质。为了开发新的茶叶产品,丁葛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利用传、帮、带来帮助茶农,不断完善乌龙茶制作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功开发了圣水工艺茶砖、圣水红茶等,多个项目的成功研发丰富了产品种类,极大地提高了我县茶叶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县夏秋茶开发。
多年来,丁葛一直积极申报项目课题,助力竹山茶叶产业提档升级。2015年,他完成了“竹山县鲜叶长距离、长时间运输(运输时间5小时以上)技术规范研究”、“圣水公司青砖茶加工工艺研究”等重要课题,并主持申报了“国家农发办2015年产业化发展项目”和“十堰市2015年扶贫试点项目”,共申请财政资金650万元,为贫困茶农依托茶叶产业脱贫致富注入了无限生机。
茶叶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助推茶农增收致富,因此,服务茶农是丁葛的重要使命。多年来,他积极参加茶农培训、送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为农民开展茶园管护、茶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了茶农素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茶农的劳动强度。
“经过多年努力,现在竹山茶园总面积已接近21万亩,年产干茶超过6000吨,产值超过亿元,从业茶农近3万户。产业的发展壮大无疑给了我更大的舞台,我将一直扎根竹山,为竹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站在一片青翠的茶园中,丁葛坚定地说。
(张 成 张 鹏)
丁葛是山东省日照市人,出生于1981年10月。2009年7月,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便千里迢迢来到竹山,担任县茶叶产业办公室科员。2010年10月,因工作出色升任县茶办副主任。作为我县特色产业(茶叶)引进的技术人才,丁葛一直扎根基层,致力于服务山区茶叶产业发展。
竹山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但长期以来,竹山茶叶产品品种单一、制作工艺粗糙、销售渠道过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竹山茶叶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的过程中,丁葛一直不遗余力。
来到竹山后,丁葛迅速利用专业技术对我县各基地土壤进行了全面检测,合理配方科学施肥,改善鲜叶的品质;在多方面考察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品质。为了开发新的茶叶产品,丁葛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利用传、帮、带来帮助茶农,不断完善乌龙茶制作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功开发了圣水工艺茶砖、圣水红茶等,多个项目的成功研发丰富了产品种类,极大地提高了我县茶叶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县夏秋茶开发。
多年来,丁葛一直积极申报项目课题,助力竹山茶叶产业提档升级。2015年,他完成了“竹山县鲜叶长距离、长时间运输(运输时间5小时以上)技术规范研究”、“圣水公司青砖茶加工工艺研究”等重要课题,并主持申报了“国家农发办2015年产业化发展项目”和“十堰市2015年扶贫试点项目”,共申请财政资金650万元,为贫困茶农依托茶叶产业脱贫致富注入了无限生机。
茶叶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助推茶农增收致富,因此,服务茶农是丁葛的重要使命。多年来,他积极参加茶农培训、送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为农民开展茶园管护、茶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了茶农素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茶农的劳动强度。
“经过多年努力,现在竹山茶园总面积已接近21万亩,年产干茶超过6000吨,产值超过亿元,从业茶农近3万户。产业的发展壮大无疑给了我更大的舞台,我将一直扎根竹山,为竹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站在一片青翠的茶园中,丁葛坚定地说。
(张 成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