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2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亩荷塘绘蓝图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查看次数:次  
——记市级劳模、汇诚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涛

 
  六月的麻家渡镇柿树坪村千亩荷塘,一塘塘浓密的荷叶,一株株含苞欲放的花蕾,别有一番胜景。这就是该镇汇诚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涛打造的千亩荷塘基地。
  转型路上的领头雁
  上世纪九十年代,袁涛靠从事绿松石加工、销售获得了第一桶金,成为镇内小有名气的“有钱人”。但从2011年开始,随着县委、县政府对绿松石资源的整合,原有的小作坊式生意越来越难做,增收也越来越困难,他觉得必须要转型发展。通过长期摸索,袁涛发现莲藕观光农业是一条致富之路。当年年初,他大胆流转该村520亩优质水田建立了莲鱼混养生产基地,并请来规划设计人员,设计种养基地。
  基地建成后,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现已成为全县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园,他也逐渐成为麻家渡镇的种藕“大王”,年均产值200万元。但他并不满足,大胆探索种藕新模式,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增效;以规模种植莲藕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与农家乐相结合、观光农业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模式,现如今有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垂钓、游玩。
  致富路上的带头羊
  2011年底,袁涛认为要饮水思源、固不忘本,一个人富了不是真正的富,全村人富才叫富。于是,他投资1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与周边2个村的200多个外出务工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开始带动农户发展莲藕种植。同时,他还联合19位农民成立了“麻家渡镇汇诚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现已发展入社农户235家,成片发展莲藕2000多亩。
  2015年,为了解决藕制品和周边农户的农特产销售,他在基地里建起了三层楼的柿树坪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吸纳周边村的贫困户子女,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免费食宿,让他们通过网络把绿松石、农户的茶叶等有机无污染的农特产品进行网络销售,这不仅让农户的天然有机农特产品有了销路,也给当地贫困户子女创造了就近就业的岗位。截至目前,他的基地解决就业人员达40余人,其中贫苦户子女9人,劳务支出40余万元。
  创新路上的开拓者
  光种植莲藕是不行的,怎样将莲藕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是袁涛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他多次到外地考察参观后,决定延长莲藕加工产业链,探索莲藕深加工。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牵头,他与华中农业大学王清章教授签订协议进行投资合作,兴建水生菜加工厂,生产莲藕粉、莲藕罐头、莲藕汁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目前,该加工厂正在积极建设中。
  通过他的努力,如今基地已初具规模,“下一步,我计划建设一个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风味餐饮、垂钓娱乐、网络销售于一体的大‘农庄’。”袁涛信心满满地说。
     (陈中诏  温雪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