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2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盛牌匾的由来

新闻作者:刘辉光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查看次数:次  
朝中有人不仅好做官,也让王家在郧阳府名声大作。有了单懋迁和王立清的人脉关系,王家把生意直接做到了京城,越发红火。由于王家家底殷实,王立清出手阔绰,在顺天府乃至朝廷重臣之间关系融洽,三年后大臣们一致举荐王立清升任黄河道台。
王立清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知道父亲孑身一人来竹山创业的艰辛,把个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不容易,而且自己的官职也是他老人家操劳所得,所以想着能给父亲弄个称谓最好,也就是给王家弄个值得骄傲的荣誉称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单懋迁大人,想朝廷用“亿万富第”以封。单懋迁说:“这个一是要名副其实,二是要等机遇,你还是先安心为官,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吧!”没想到说机遇机遇就来了。
公元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太后迎来了六十大寿。各省、府、县、道台官员都想回朝祝贺,王立清当然不会错过机会。进入羊年,王立清就着手准备老佛爷的寿辰礼物,他想到了竹山的绿松石。于是托王应魁在竹山弄到一块羊坯型的绿松石送到京城,请上一流的雕刻师,雕刻出九十九个篆体寿字,羊角上顶一个大寿桃,象征着老佛爷万寿无疆。清朝虽然已从康乾盛世走向衰败,但老佛爷的寿辰却一点也不含糊。寿辰当日,朝拜的大臣一大早就到宫中排队等候,太后襟坐在一个房墙大的真金铸成的寿字前接受各方官员贺礼。当王立清送上绿松石寿羊时,老佛爷非常高兴,报名姓的公公说:“黄河道台王立清,送绿松石寿羊一只!”老佛爷仔细地看了看王立清,又看看寿羊问:“你就是当年湖广郧阳府向颐和园捐赠木材柱子的?”王立清答:“正是卑职。”太后夸奖他家送的楠木很好,又问今天送的什么?他回:“寿羊一只。”老佛爷看看这个宝贝,心里十分喜欢,随口问:“你在黄河道台就职以来怎么样?”王立清回:“托老佛爷鸿福,各项工作都进行的非常顺利,只是......只是......”“只是什么?”老佛爷追问。“只是我家父亲想得到老佛爷您的封赏。”老太后今个儿正高兴,就问:“你父亲想我怎样封赏?”“能否封个亿万富第什么的?”“亿万?够吗?”王立清说:“我家家境富裕,可算得人盛、地盛、财盛。”老佛爷说:“那就赐你家个‘王三盛’的称号吧。”王立清磕头谢恩后,又说:“敢烦老佛爷格外恩典,给俺家提写一下‘王三盛’吧?”老佛爷一句:“来人呀!笔墨伺候。”侯马二位公公“喳”的一声,一个磨墨,一个铺纸,慈禧太后挽袖接笔,悬腕挥毫,落笔写下“王三盛”三个大字,又在宣纸头上加上一行小字:慈禧太后提于大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华诞之日。单懋迁陪着跪地的王立清同谢老佛爷格外恩典。酒宴散,王立清回到下榻的酒店,王应魁正在酒店等候,见到慈禧太后的亲笔书,兴奋劲儿说不尽。 
王应魁回到竹山,大肆炫耀自己得到当今太后封赏,并着手精心制作牌匾,选定樟木打眼穿榫,表面刨得冰溜光滑,用朱色红漆为底,从右至左,拓字阴刻:慈禧太后提于大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华诞之日。中间“王三盛”三个大字用足色黄金突兀镶嵌,整个匾额金碧辉煌。王家人把那牌匾看成是皇家的大伞,能遮风挡雨;是一艘商船,能装回金锭银锭;是自己的脸面,一家人走到哪儿都脸上有光。王家选定黄道吉日,发出请帖,准备挂匾。是日,郧阳、襄阳两地知府应邀到场,上津县(今郧西县)、竹山、竹溪、均县(今丹江口市)、房县知县如约而至,竹山本土各界名流接踵而来,加上看热闹的人群,偌大一个王家庄园停满了大轿小轿、高驴大马,挤得水泄不通。吉日吉时到,升扁仪式开始,在锣鼓鞭炮声中,搭掩着红绫的三盛牌匾向石牌坊上缓缓上升,把匾的铜环扣在石牌坊顶部的预制件上。襄、郧两地知府各拿一根缠绕着红绫的竹竿挑揭匾上的红绸,阳光下红底金字的牌匾熠熠生辉,全场欢声雷动。
至此,两河口王家不再叫两河口王家了,改称王三盛了;王应魁、王应荣、王应富不再叫王家大、二、三老板了,人称盛大老爷、盛二老爷和盛三老爷了。这时候的王家已进入事业发展的鼎盛期,王应魁早已两鬓斑白,想好好歇一歇,安度晚年,于是他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放权给王应荣和王应富,并委托管家柯正夫与魏四喜左右协助。(连载完)                       
                       
                          (作者单位:湖北省审计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