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02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山为伴 同绿结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次  
——记县级劳动模范、湖北堵河源管理局总工程师郑德国

 
  29年的坚守,用父亲般的双臂呵护这片山林;12万公里的徒步,以孩子般的明眸发掘这片山林。他似孤独者,穿行在这大山深处,用自己大半辈子的爱,将18万株自有杉树奉献给了国家,诠释了一名普通护林员大山一样的脊梁、森林一样的情怀。他就是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被称为堵河流域动植物“保护神”的林业工作者——郑德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86年,郑德国从省林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九华山林场任技术员。在那个人才匮乏的年代,他的同学大多分配到省、市、县林业部门的机关,而他扛着行李,从县城步行70里山路到九华林场报到上班。林场的领导认为他是来“镀金”的,也没安排他多少具体工作,他却自告奋勇的要求与工人一道从事林业生产。他说:“我是贫苦的农家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知足了,没有理由挑三拣四。”29年来,不管岗位怎么变动,他始终热爱林业事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立足岗位做贡献。他走遍林场,像爱家一样爱护林场。
勇挑重担业精于勤
  1998年,郑德国承担了省林业厅开展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工作。在野生动植物监测中,郑德国跑遍保护区的每个角落,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拍摄鉴别了2000多种植物的照片,利用野外监测器具“电子眼”监测到野生动物活动照片6000余张,其中有黑熊、斑羚、大灵猫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两年间,他查明了我县分布的42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撰写的《湖北省竹山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报告》,获得省野生植物专家的高度评价。
孜孜以求梦圆成真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我县一项空白工作,他边学边干,积极建言,以科研监测为切入点,详细掌握了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堵河源动植物的“活地图”。
  在业余工作中,勤学、好学的他总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拓展知识视野,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参与编著的 《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郑德国说:“成绩是大家的,自己只是尽了一个务林人的本份。”20多年来,他对本地2000多种野生植物和大部分野生动物如数家珍,是林业技术工作的“专家”;他没有高学历,没有高职称,凭自己脚踏实地的钻研,自学成才,是林业系统的“大熊猫”;他在植物分类学上的造诣引领国内同行,是植物科研院所的“老师”。
  (卢 波
   宋世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