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桥儿沟的杏李多,很好吃,可近在咫尺一直没能去采。借端午小长假,受朋友之约一同前往,了却了心愿。
车过明清水库,又爬了一段坡,就到桥儿沟地界了。沿途深谷幽旷,野花悦目,鸟鸣萦耳,知了吟唱,怎一个美字了得。这不正应了南朝梁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吗?
车子穿行在蜿蜒迤逦的村级水泥路上,却时有峰回路转,颇有柳暗花明之感。一路攀沿而去,迎面青山如黛,仿佛是无瑕的翡翠,还有那潺潺溪流,鸡鸣狗吠,简直就是一幅笔墨饱满、疏密有致的山水画廊,大自然的手笔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心旷神怡。
车到三岔路口,司机不知该往何去,幸好道边有户人家,赶忙下车问道。这家的男女主人都很热情,他们听说我们是专门来采杏李的,脸上写满了笑意,遂将我们迎入道场,男主人边为我们沏茶边说,村里的龙(德柱)书记号召我们家家户户都种杏李,还办了杏李专业合作社,现在全村的杏李面积达1500多亩,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去我们的杏李园采吧。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求之不得。他们家的杏李园就在屋山头的东南角,放眼望去,成块连片,好大好大啊,足有二十来亩。我们随着女主人来到杏李园,眼睛就不够使了,只见那红的、紫的、黄的、青的像玛瑙琥珀般的杏李缀满枝头,熠熠生辉,把树压得低低的、弯弯的,好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使人如痴如醉。
这杏李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凝聚着自然的美韵,我们同行的几个人顶着烈日,仔细寻觅着那份失落已久的古朴、宁静与自然,我们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想把这美好的时刻一一记录下来,大家都沉醉在一起出游的兴奋之中,欣然忘忧,乐而忘返。
在这葱翠欲滴的杏李园里,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一阵又一阵地飘散。我们接过女主人分发的塑料袋,然后便四散开去,争先恐后地采摘杏李。
女主人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她叮嘱我们,采摘杏李一定要采摘果树顶端的,因为顶端的杏李接受阳光多,成熟早。她还说,我们来的这地儿是沙土地,长出的杏李比黄泥地里的杏李甜。女主人见我们采摘杏李都笨手笨脚的,还特地为我们做了个“隔空取物”的示范,也就是将树枝慢慢地拉过来,既不掰断树枝影响来年结果,也不会因为站在树丫上而胆战心惊,这样常常是一摘一大捧杏李,提高了功效。
哦,说了半天,我竟忘了告诉你们,我们所采的杏李,原产美国,中文名叫“美国杏李味帝”,果实圆形或近圆形,其果肉为鲜红色,质地细,果汁多,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十分爽口,品质极佳。它抗性强,病虫害少,成熟期也早,一般在6月上、中旬就可以上市了,平均亩产2500公斤左右,价值达三四万元。我们刚从果树上采下来的杏李,还带着果子的白露呢,摘到手里也顾不上洗,有的用纸巾擦,有的干脆就用手摸两下,便送进嘴里,咬上一口,那美味就随着味蕾散发,慢慢地 ,占据了我们的嘴,占据的我们的胃,占据了我们的神经……
据《本草纲目》记载,多吃杏李有益身心健康。它不仅能促进消化,而且能美容养颜,还能降压、导泻、镇咳。当然,食用要适量,切忌暴食,更不能吃没有成熟的杏李。
从桥儿沟回来,我吃了饭,洗了澡,就躺在床上,准备美美睡上一觉,只转眼功夫就悄然入梦了。梦里还依稀吃着“美国杏李味帝”,它甜中带着酸,酸中透着甜,黏糊糊、脆滋滋的,吃一个香甜,再吃一个甜香,那吃相滑稽可笑,竟把自己从这个美梦中笑醒了。
我干脆翻身下床,走过去缓缓推开窗户。没想到从楼下农贸市场里竟隐隐隐约约地传来了女高音:“卖杏李啦,正宗的桥二沟杏李,又香又甜,不香不甜不要钱啦!”
啊,这桥儿沟的杏李真让我魂牵梦绕啊!
(作者单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