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0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登 山 之 乐

新闻作者:欣 鸿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  查看次数:次  
早就想去登南门山了,可近在咫尺,却一直没能成行。夏日的一个傍晚得闲,我匆匆吃过晚饭,换上一身便装,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挤过翩翩起舞的人群, 越过宽阔靓丽的三桥, 南门山的台阶就近在眼前了。
这里原本是没有路的,是政府修建南山公园时特别开辟的一条新路。它由上千步台阶组成,从坡底呈“之”字形延至山顶。我拾级而上,可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了,这也许与我平时锻炼太少有关。但无论怎样,我还是信心满满,因为我知道这只是征程的开始,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抵达山巅。于是,我将举目可望的小亭或平地作为分段攀爬的目标,并暗想去那就能憩歇片刻了。那仿佛触手可及的亭台、平坡如一只只无形的手,提起我的精神,牵拽着我向高处进发。
这一处暂时的歇息地,如乐曲里的休止符般有着不可或缺的妙处。双脚在那立稳的那一刻,便无所顾忌地大口大口喘息,痛快地释放出积攒下的劳累。就这样一小段一小段地爬爬歇歇,倒也不觉十分辛苦,停下来的时候,可以欣赏一番周遭的花草树木、小桥流水、虫鸣鸟叫,畅快地呼吸这山野独有的气息,生活的美好尽在这山林里了。
一直到赏玩得尽兴方开启下一段行程。 随着山势高度的增加,阶梯的陡峭,有时候不得不手脚并用了,仿佛穿越回了洪荒时代,体验着人类先祖迈动四肢行走于山林,与走兽为邻、与虫鸟为伴的生活,基因中对于荒野自然钟爱的天性被激活了,挣脱了素日礼仪的束缚,快活地如一只心满意足的狒狒。
来登山的人还真是不少,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上去的有下来的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台阶宽不过两米,但因着共同的志趣与体验,都能自觉分成两列,彼此都很谦让,每有擦肩而过的人时,不待询问便会主动提供一些山上的信息,或者送给对方一个会心的微笑。
大约用了四十分钟,我终于登上了南门山顶。这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了。站在观景台上,眺望堵河北岸,县城全景一览无余。我在小城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可从没见过小城竟有如此之美 ,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高楼林立,错落有致,在霓虹灯的装扮下,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一帧立体的景、一曲迷人的交响……
在打道回府的途中,我忽然想起唐代诗人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句来,其实说的就是登山之乐。
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山——学习是一座山,工作是一座山,交际是一座山……而随之而来的孤独、失落、寂寞、敏感又是一道道伫立在我们面前,需要勇敢去攀越的山。如果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自信,这些可怕的山就会接踵而至、连绵不断地阻挡在我们面前,让人举步维艰。而善于爬山的人从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不犹豫、不气馁、不退缩,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虽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风寒之中寻伟岸。心中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但对于那些不善于登山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无限风光在山巅,更不懂得伫立在云端“一览众山小”的壮观。遇到困难就逃避和妥协,这些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比别人更多的山,而且一山要比一山高,攀登起来一山更比一山难。
山本来就是弱者的屏障,强者的伟岸。
登山也不总是件寂寞的事。会登山的人视登山为一种乐事,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他感受到的是登山途中无尽的欢乐。而不会登山的人,只为登山而登山,他把登山看成是人生途中人与人之间无味的比拼和追逐。这些人虽然也爬过了不少山,但到头来心中却没留下一座完整而壮美的山。
此次登山,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天地的豁达、人情的温美、超越的自豪。我倘若不抵达山巅,岂能得见令人视野与心胸都如此开阔的景致?倘若没有这一路的坚持又岂能抵达山巅?
登山之乐,与其说是征服了山峰,倒不如说是征服了自己。
你说呢?
            (作者工作单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