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村村通客车”工程作为全县“十件实事”之一,大力推进这一民心工程。湖北十堰亨运集团所属的竹山城市、城乡公交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投入人力、财力,认真谋划,精心实施,实现了2015年全县村村通客车的目标。今年以来,竹山城市、城乡公交公司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客运经营,提升服务质量,如今“县乡开通大公交、镇村开通小面包”和农村客运公司化、集约化经营的目标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农村公交——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引入竹山城乡道路客运市场,让城乡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村村通客车”所带来的实惠,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为更好地服务竹山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打造绿色环保客运,方便百姓安全出行,亨运竹山城市公交公司以实施“村村通客车”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亨运集团一次性投入2000余万元,购置40余台豪华双温(LNG)天然气公交车,于2015年1月8日正式运营。今年7月1日又新增城关至双台公交班线,使公交客运线路达到15条,其中绿色、环保、豪华双温(LNG)天然气公交车占87%以上,车辆档次目前在鄂西北地区县域公交客运中最高,并实现了车辆管理智能化、车辆调度信息化、IC卡管理规范化。目前,竹山城市公交日发300个公交班次,辐射15个乡镇,142个行政村,公交票价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每年为老百姓降低出行成本近亿元。
通村客运——把“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带给竹山农村百姓,打通了农村客运“最后一公里”。
亨运竹山城乡公交公司在实施“村村通客车”过程中,按照“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行政村为原点,城镇、镇村有效对接,分片管理”的工作思路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并按照“统一车型标识、统一市场准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集中管理”的五统一目标,将原已取得合法营运资质的农村客运车辆纳入“村村通”客运,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申报线路,待资质和车辆到期后由公司购车实行公营。今年3月,公司购置20辆东风风行330型面包车投入农村客运,实行公车公营,积极推进城镇、镇村、村组城乡客运一体化。
通村客运在运营上积极探索不同的发班方式。对国道沿线客流量大、出行需求旺盛、道路条件设施完备的行政村,开通城、镇间的公交班线,实行公交化客运。对人口相对集中、跨乡村集镇较多、群众出行意愿强的行政村,实行定线定点发班。对客流量相对较小、群众出行规律不明显的行政村,实行区域发班。对偏远乡村、人口流量小的行政村,采用约租、电招方式发班。同时,通村客运车辆与农村物流网点建立物流运输服务联动及信息共享,小件货物通过客车直接配送到客户手中,形成了竹山城乡道路客、货运输联盟。
公司把安全管理运输作为“村村通客车”的重点也是主要工作来抓。通过GPS监控平台,实行对车辆、驾驶员的动态监管。对车辆的三责险、承运人险按照不低于50万元的标准统一投保。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车辆检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与乡镇、村建立联管联控机制,对客运车辆的安全共同进行管理。农村客运实行公司化管理一年多来,未发生一起旅客伤亡事故。
竹山的“村村通客车”工程给全县百姓带来了实惠,全县有142个行政村31.25万人享受到了公交化客运带来的出行便利;53个行政村12.2万人享受到了定线定班客运带来的出行便利;37个行政村2.5万人享受到了区域发班所带来的出行便利;22个行政村1.05万人享受到了约租、电招方式所带来的出行便利。
围绕“开的通、留得住、管长远”的发展要求,竹山农村客运将进一步完善以公司化经营为载体的农村客运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探索适合山区农村客运发展的新路子,把“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做好、做强、做实。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调整运力结构,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掌控运力总量,合理调整分配运力,保持各乡镇、行政村运力的总体平衡。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为城乡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更便利的出行,为竹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 方 朱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