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09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最美的微笑留给患者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9日  查看次数:次  
  “哪儿不舒服了?要不要到床上躺着?”7月5日,在潘口乡卫生院急诊室输液大厅,记者看到一位眉目清秀的护士正对一位趴在椅子上有些难受的病号轻声问话,试图提供帮助。导医说,她就是护士长刘琴。
  等刘琴有条不紊地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摘下口罩,那甜甜的微笑,天生的一张护士笑脸,一下子让人忘记自己跟她初相识。
艰苦磨炼 不当逃兵
  刘琴,今年27岁,未婚。这么年轻的护士长?见记者质疑,其同行护士杨雪忙说:别看我们护士长年轻,干事可是有板有眼,敬业有担当,又和睦人,大家都喜欢跟她搭班干活。该院门诊和急诊科在一起,共3名护士,其中一名护士怀孕,调整上行政班,刘琴和另一名护士每人上一天一夜两班倒。遇上和孕妇护士同班时,只要不是太忙,有需要输液的病号,刘琴总是抢在前面,说“你歇着,我来吧。”让同伴感到无比的温暖。
  当护士辛苦,头半年是考验期。2008年9月,刘琴毕业后被分配到楼台乡卫生院工作。当时楼台乡卫生院条件较差,医院没有分科,全院共3名护士,急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手术室、消毒甚至清洁卫生都得自己动手。记得第一次和产科医生一起忙完接生,清洗产床手术布时,血污腥臭令她作呕。理想中的白衣天使高洁神圣,眼前的血污狼藉不堪入目。她一度想过退缩和放弃,但想到自己童年的梦想,回忆起第一次在病人鼓励下静脉输液的成功,第一次面对病人痊愈时内心的满足,第一次看到绝症患者时,他们的无奈……刘琴咬牙坚持,鼓起勇气,扑下身子,戴上手套和口罩,将血淋淋的单子泡进盆里,撒上洗衣粉,学着母亲洗衣的样子揉搓起来,清洗消毒。从此,她虚心向老护士请教,事事勤学多练。当时因人手少,经常把手术挪到晚上做。2010年9月15日,刘琴白天在病房门诊忙了一整天,晚上通知有三台手术,1台剖宫产,2台取内固定术。23点40分,第三台手术开始,医生打开外皮后,发现患者在外地医院上的内固定,本院的器械不配套取不出来。医院立即派人到县医院借器械,回来后刘琴赶紧消毒,等到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已是凌晨3点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看护病人术后情况。等到清晨其他同事上班时,病人多忙不过来,她又继续投入工作。夜间手术的病人看到她还在上班感叹地说:“干你们这一行真得挺辛苦,熬了一天一夜白天还要上班,抽时间休息会儿,别仗着年轻不把身体当回事。”听着病人关切的话语,刘琴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心存敬畏 视患如亲
  2012年9月,刘琴调入潘口乡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潘口乡卫生院有13名护理人员,分科相对较细,工作专一。但潘口距县城近,病人走到这里多半会选择进城治疗。要留住患者容不得丝毫怠慢,必须依靠过硬的技术、优惠的政策及优质的服务。刘琴一到这里就感受到同其他医生一样的危机,她倍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尽心竭力做好每件事,2013年她被医院任命为康复科护士长。多年的工作经历,刘琴从老护士长身上看透了一件事情,护士长不是“官”,而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医院有事随叫随到,同事有事请假,她主动替班,事情不干好不下班。
  急诊工作分秒必争,刘琴时刻绷着一根弦。2014年冬天,一个大雪的早晨,医院接到一个急救电话,一个病人昏迷。刘琴随车出诊,急救车到不了患者家门口,刘琴和同伴拿着担架、急救药品和氧气袋步行半个小时到达患者家中,发现昏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大爷,问话不能应答,情况严重。刘琴立即为患者做简单处理,输液、吸氧,把患者搬上担架准备转到上级医院。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难行,她举着吊瓶又担心患者情况,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送到急救车上,随行患者家属又晕车呕吐严重,在疾驰的车中她同时照顾两位老人,自己也晕车,胃里翻江倒海,可她强撑着一直到医院。
  去年夏天,医院收治了一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患者50多岁,被其侄子送进医院,谎称患者儿子正从外地朝回赶,侄子把患者扔在医院,玩起人间蒸发。患者失语,双下肢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浑身散发出难闻气味。刘琴把患者当自己的亲人看待,给患者擦身,接屎倒尿,从医院厨房打饭并亲手喂给患者,用轮椅把患者推出去透气,手把手教他康复锻炼。经过两个多月的悉心照料,患者好转出院。
自我加压  追求完美
  听说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潘口后,潘口乡卫生院将与之合二为一。能到大医院工作是刘琴的梦想,她憧憬未来,更加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分级护理和日常健康教育管理。小儿打针要求精准,去年刘琴主动申请到县妇幼保健院深造学习3个月,勤学深悟,攻克短板,练就了“一针见血”的过硬技术。
  护士工作中经常被患者当成“出气筒”。面对患者的误会和不理解,刘琴用“少一些计较,多一点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懒惰,多一点上进”工作感悟与同事共勉。同时,刘琴在工作中注重给患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双温柔的手,真心善待患者,耐心解释,交流沟通,化解尴尬,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成为年轻护士的表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