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10时,潘口乡小漩居委会菜农李德福开着电动车从城里卖菜归来。老李告诉记者:“今天的菜卖了300多块钱。我种的蔬菜使用猪粪和鸡粪,纯天然,口味正,在市场上很俏销,今年巳经卖了1万多块钱,比种粮食划算。”
像李德福一样,潘口乡的菜农们在蔬菜种植中都尝到了甜头。
为鼓励和支持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潘口乡党委、政府决定,农户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生态有机露地蔬菜10亩以上,每亩补贴500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措施,鼓励村民发展蔬菜。目前,已有悬鼓洲、小漩等村建成蔬菜基地1500多亩,每亩平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
魏沟村抓住机遇,村上统一购回洋芋种9万公斤,规模发展地膜洋芋500亩,全村有种植能力的86户贫困户,户平种植面积3亩以上。贫困户柯尊文种植洋芋3.5亩,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亩收入达4000元。
去年8月初,悬鼓洲村建起高标准蔬菜基地200亩,完善了蔬菜基地水利灌溉设施。该村蔬菜种植大户徐洪伟说,“去年我种的蔬菜销路不错,今年我扩种到5亩,下功夫管理好的话,亩收入可达1万多元。”
“我这8亩蔬菜品质优,质量好,收入高,多亏了乡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提供的优良菜种和技术指导。”小漩居委会种植大户何昌洪感慨地说。为在技术上给村民提供保障,乡政府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从蔬菜品种引进到育苗、栽植、治虫及管理,由乡农技服务中心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为解决蔬菜销路,该乡引导规模发展的蔬菜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合作社牵头与学校、机关、企业签订产销合同。既消除了村民种菜多了愁销的疑虑,又保障了辖区学校等单位吃上新鲜无公害蔬菜。
潘口乡蔬菜产业的规模发展,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农户纷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多数菜农靠蔬菜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