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竹坪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实地参观学习今年脱贫的五个村的扶贫做法。
产业脱贫蓄势待发
“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有了‘摇钱树’、‘聚宝盆’,我们力争将陈家河无性系茶叶产业示范园打造成全县产业脱贫引领区。”在示范园,该乡党委书记胡燕坤详细介绍规划。示范园里长势喜人的茶叶、合作社里详实的帮扶档案吸引了观摩人员的眼球。陈家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广宝带动周边30多户贫困户发展无性系茶叶,并帮助他们制定了详细脱贫措施。
诸如此类的产业,在安河口村也悄然新起。该乡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种植养殖模式,在安河口村新建郧巴黄牛养殖小区,计划存栏黄牛110余头,带动搬进安置点的50余户贫困户养殖黄牛增收致富。
扶贫搬迁如火如荼
兴茶村坝滩湾集中安置点厚积薄发,扶贫搬迁楼房第一层即将完工。河沙坪是该乡着力打造的最大安置点,建成后可安置108户,解决大部分贫困户住房问题。
今年,该乡按照“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抓好河沙坪、坝滩湾等5个安置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示范作用强的集中安置点,以此来创造经验、典型引路,推动全乡27个安置点同步建设。
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集镇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形成集镇外循环,彻底解决集镇防洪问题,全面改善集镇交通压力,这也是政府2016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该乡乡长张富山介绍。在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施工,工程预计年底竣工。“竹坪这几年变化很大,河堤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集镇防洪问题,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县粮食局扶贫工作队队长徐之全感叹说。
据悉,该乡今年还将着力实施竹旬战备路提等升级项目,启动陈家河流域茶文化生态广场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将为群众带来更多方便。(王 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