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28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841户“穷亲戚”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8日  查看次数:次  
  7月26日,由县发改局帮建的双列式标准化牛舍在宝丰镇花栗树村天池垭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养殖500头肉牛。该局还指导该村能人联合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探索“大户经营、合作社代养、贫困户打工、集体分红”的模式,走市场化经营之路,带动21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也给村集体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门路。
  近两年来,县发改局包保宝丰镇双河口村、花栗树村、白沙河村和施洋路社区共841户2910人精准脱贫,选派4个科室负责人分别担任所驻村“第一书记”。该局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分别围绕三年整村脱贫,突出项目建设,帮助各村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针对双河口村、白沙河村距宝丰集镇较远,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农户散居山沟高坡的实际,该局同步推进公路建设、人畜饮水、易地搬迁、产业开发。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双河口村入院路14.9公里,帮助白沙河村铺设砂石路7.5公里。二是帮助双河口、白沙河各新建1座和4座蓄水池、2000米和6000米供水管道,解决了两个村8个组1300多人吃水难题。三是抢抓政策机遇,指导双河口村、白沙河村各新建2处集中安置点,分别解决30户、22户贫困户安居,目前双河口村已有15户搬迁入住,年底前贫困户全部乔迁新居,白沙河村年底前11户贫困户将住上新房。同时,双河口村还同步推进危房改造90户。四是帮助双河口村、白沙河村分别治理河道2200米、1100米,让600亩良田免遭水患之灾,为女娲山旅游公路改建奠定基础。五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争取实施北京市对口协作项目,在双河口村新建450亩核桃基地,发展30亩文玩核桃;帮助白沙河村新建茶园600亩,还将新发展350亩茶园(其中无性系茶叶100亩)。六是充分利用双河口村丰富的山场资源,引导该村在外能人回村创业,成立邦立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新建3个标准牛舍,养殖肉牛106头。七是帮助白沙河、双河口村建起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两村群众文化生活,方便党员群众办事、议事,同时积极会同教育部门争取项目帮助双河口村新建一所村级幼儿园,解决该村近百名儿童就近入园问题。
  虽然花栗树村紧邻国道和高速公路,但该村仍有一个组不通公路,71户241人出行不便。该局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该村修通并硬化3公里水泥路;协调宝丰自来水厂开通供水管道,让127户518人吃上自来水;帮助注册成立吉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美景花卉合作社,带动31户贫困户脱贫。两年来,县发改局还争取土地治理、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支持该村整修河堤350米、河道2000米,坡改梯(地)150亩,发展核桃200亩,新建两个茶叶加工车间。
  施洋路社区位于宝丰集镇中心地带,是个典型的“城中村”, 社区32户贫困户中一半属于政策兜底户,其中有8户需要扶贫搬迁,但都不愿意放弃老街中间的“风水宝地”,拆一家需要动几家。该局抓住政策机遇,结合村情,发挥职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社区老街实施改造,改变“脏乱差”,一举解决贫困居民安居难题。该局还争取省补助资金25万元,帮助新建社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居民转岗就业。
  “县发改局帮扶的这两年,是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村里变化最快、最大。”群众这样赞叹。该局局长朱德彬感慨地说:“贫困的根本问题是发展不够,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用务实的作风精准施策,带着真挚的情感解决百姓所思所盼,才能加快贫困村发展,完成帮扶重任,确保如期脱贫。”( 岳文静 李晓黎 胡幼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