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3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秘密行动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30日  查看次数:次  
  编者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焕云同志30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岗位的坚守,对名利的淡薄,是新时期“四有”党员的先进榜样。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向王焕云同志学习活动。本报今起推出“王焕云的故事”,带大家深入了解他的先进事迹,以期把学习先进转化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
  “王医生,你在医院没?”7月11日13点多,溢水镇卫生院医生王焕云接完电话,赶到门诊静候预约患者。约半小时,一位阳光的女士穿着蓝花裙子,戴着一条铂金项链,右腿缠着绷带,在一位男士的搀扶下来到诊室。王焕云熟络地打招呼,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按了下患者脚背,询问病情,给出治疗建议。
  “她从宝丰下来,咋不在宝丰医院治疗呢?”王焕云安排好患者就医后小声告诉记者:“她是一名艾滋病人。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今年55岁的王焕云,是我县发现艾滋病患者“第一人”。16年来,他以控制艾滋病传播为己任,帮艾滋病患者打针送药,抗击病魔,尊重患者,保守秘密,维护尊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执着坚持,发现艾滋。2000年7月,时任陈家铺村村医的王焕云在给一名陈姓村民看病时,发现病人咳嗽、胸痛、盗汗、乏力,初诊为肺结核,治疗2天病情不见好转,建议他到上级医院治疗。陈某到县级医院以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又回转到王焕云诊所。出于职业的敏感,勤于思考的王焕云,反复排除,“陈某卖过血,莫不是患了传染病?”他翻阅大量书籍,对照症状,怀疑陈某极有可能患了艾滋病。(下转三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