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卖点成份不达标的复混肥,自认为没有多大危害,但县工商局检测认定为不合格肥料就给予没收和罚款,今后再也不敢以次充好了。”7月中旬,城关镇某个体户经销不合格化肥受到处罚后感受很深。
今年,我县着力构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双打”工作长效机制,把食品安全和农资市场作为“双打”的重点领域,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户及企业,严肃查处了一批制假售假和侵权的不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
“打假冒、惠民生”专项行动,维护消费者权益。今年元至6月,开展了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地区、农村旅游景点、小食杂店、小摊点、农村副食店、乡镇农贸市场等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消费量大的食用油、酒类、肉类、乳制品、米面制品、酱油、食醋等为重点整治商品,出动执法人员120多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80多户,查扣涉嫌假冒商品价值16万多元,取缔无照经营户30多户,没收假冒鞋170双。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30多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查处“傍名牌”,确保知识产权不受侵权。对一些商家销售假冒名牌商品的现象开展专项整治。查处假冒“白云边”商标案件2件,查处假冒“史密斯”等注册商标案2件,查扣假冒商标家电15台。
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查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检查农资产品经营主体110余户,抽检化肥产品7批次,查扣不合格化肥3吨、农膜960斤、农药95瓶,保障了农民利益。(苗东升 焦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