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得怎么样?周霁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健康成长。2日下午3时许,秦古镇天英儿童托管中心,几十名刚刚午休起来的留守儿童,在教室里温习功课。周霁一行深入到食堂、教室、宿舍,仔细查看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与教辅人员交谈了解中心管理运营情况,与随行部门负责人探讨如何支持民办公益普惠性机构发展。对该中心创办人王太祥回乡创业、关爱留守儿童、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高度赞赏,对我县支持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十条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周霁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需要全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一民办非营利公益性机构的存在填补了留守儿童校外教育管理的空白,是竹山继“十星级文明户”创评之后,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大创新、重大突破,能够让留守儿童享受爱心,让远方父母在外安心,对保障社会稳定,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系列问题,推进教育扶贫意义重大。要求托管中心在注重留守儿童教育、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把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打造成温馨家园。地方政府在整合相关项目支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留守儿童托管的管理运作模式,探索采取政府以钱养事、民办公助等方式,加强监督指导,支持这一机构微利、良性、规范运行,鼓励民间力量助力教育扶贫,逐步探索多元化发展,建设连锁教育机构,着力打造竹山教育品牌,把留守儿童托管这项民生事业做得更惠民、更实在。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和头号工程。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哪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周霁一行来到竹坪乡安河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现场,认真察看安置小区建设进展情况。安河口村锁定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26户402人,目前已完成场平工程,部分房屋开始建设。周霁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吃透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力度,着力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有力有序推进。他要求,要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谋划配套脱贫产业,以产业建设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走出精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推动贫困山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
8月4日,周霁一行深入到九女峰森林公园,徒步登上 望塔,沿途查看各珍稀植物群管护情况,了解国有林场改革推进情况。他强调,要珍惜现有成果,严格控制砍伐,精心管护好林木。同时,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经营和科学利用,让群众享受绿色福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市县两级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配套,积极稳妥推进,不断拓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跨越。 (向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