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回来,脑子里似乎进了水似的, 还是浑浊不堪的泥浆水,觉得全身沉重而疲惫。想必是因为雨吧,这个夏季暴虐的大雨,下得跌宕起伏又此起彼伏,总让人心里若有所思。
7月5日,大武汉暴雨成灾,城区交通几近瘫痪,激起各类媒体的喧哗。7月9日,我奉命到汉口参加培训,特意提前两天到武昌江滩看“海”。江滩已经封闭,禁止游客进出,洪水已退到第二级平台了,第一级平台上刻着“江滩”二字的石头孤零零的,给人劫后余生的感觉。
来武汉之前就颇为担心,生怕被洪水挽留在武汉。培训结束的第二天,便冒着大雨搭上了回竹山的大客车。武汉的天,真像一口倒扣着的巨大铁锅,灰不溜秋,带着深浅不一的烟熏色,罩着这叫人难得安心的城市。不过,汽车越驰越远,灰色越来越淡,打了个盹再朝窗外一看,居然蓝天白云,才洗过的天蓝得跟蓝宝石一样,那些白云分为两层,一层高远而宁静,一朵一朵的绽放在蓝色的天幕上,如美丽的花,如温和的笑;一层如许多只张开翅膀的白色大鸟,在低空中悠然漫步,风动,云动,或疾,或缓,一团团的,丝丝缕缕的。我看着它们由远及近,又飘然远去,不记来路,不问前程,聚散随缘,风过无痕,多想跳到那些大鸟的背上,与庄子一起邀游逍遥。在江汉平原上遇到如此美丽的景象堪称奇遇,西藏的天空也不过如此了。
我明白,这绝美的景色却是大暴雨换来的,甚至是用洪灾换来的。锦绣南国在洪水面前花枝凋零,率性而为的大自然仍然不理会人类的感情,此后的许多天里,黄流乱注,以它无穷无尽的力量恣意冲撞着堤坝、村庄、城市……带走泥土、树木、牲畜,以及人的生命!
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大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帝尧命伯鲧治水,九年未平,帝舜将鲧流放,命鲧之子禹再治水,禹治水十三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这时候,人们才能在平地上安家乐业。
以上两则太古老,而从有确切纪年的记载来看,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当雨季来临,每一条较大的河流,都放纵着桀骜不驯的天性。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公元1642年(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荆州也挺惨, 1788年长江流域大水,荆江大堤决口20多处,荆州城内水深五六米,两个月后才退去。 据考证,历史上洪水五进北京城,天津市八次被淹。
这仅仅是洪水带来的灾难,可大自然岂止是洪水祸害人类?地震、台风、海啸、干旱、火山……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往往会让人类措手不及,无可抵御。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是人类美好的愿景,大自然何尝理会?大自然的狞笑,不是天籁,而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恐怖的声音。
人类并不是自小就能认识到自然的奥妙,也曾经愚昧地以人类的发展为代价而破坏自然,以致于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比如砍伐森林,形成沙漠;比如填湖造城,形成内涝;比如对臭氧层的破坏,正在并继续给人类带来诸多极其不利的影响等等。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谁知道什么时候地震来临?谁知道火山什么时候爆发?谁知道今年会下多少的雨?大自然还有无穷的奥秘,人类还在探索之中,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有人定胜天的信心。这个天,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种种灾难,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中国人对灾难的抗争。只有树立了人定胜天的信念,人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工作单位:县新闻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