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1日,柳林乡财政所所长刘辉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我是廖贤武,我儿子今天康复出院了,你们的‘职责名片’这个远程助手为我解决了大问题,真心感谢你们。”
家住柳林乡屏峰村的廖贤武,连续10年在新疆打工,对家乡已经有些陌生。7月中旬,他儿子突患重病,要到北京进行手术。按照规定,病人须提供缴纳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费票据和户口本,才能按新农合办理入院手续。廖贤武家的合作医疗基金是请朋友代交的,而帮他缴费的朋友今年举家去了福建打工,缴费收据放在老家。无奈之下,廖贤武准备请这位朋友从福建回到柳林乡取收据送到北京,再从北京返回福建。这样,路费少不了3000元,朋友将误工7天以上,廖贤武要付给朋友6000元路费和误工费。
如何让儿子顺利办理入院手续?廖贤武急得团团转。这时,朋友告诉他:“我这有一张柳林乡财政所总预算会计李运萍的‘职责名片’,你打电话试试,看能不能帮你解决”。
“她会给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人办事?”廖贤武半信半疑而又忐忑不安地拨通了李运萍的手机。
深夜11点50分,已休息的李运萍接到廖贤武的求助电话。她立即起床来到档案室查找缴费收据存根。当她从1万多份存根中找到廖贤武家的收据时,已是凌晨1点。
第二天,李运萍准备将收据寄给廖贤武,可廖贤武又请她帮忙解决户口本的事。这并不属于财政干部职责范畴,完全可以一推了之。可李运萍没有这样做,她很爽快地说:“这件事儿我明天去给你办,你放心!”次日,李运萍把所有材料办好后寄往北京。
柳林乡全乡近半数农民长年在外务工,还有一部分人迁移到四川、上海等地。大多数移民因故土难忘,户口仍然留在柳林。这些人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相关政策落实,都需要在原籍办理。他们远在他乡,回家一趟花费大,办事非常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2013年起,该乡财政所推行“职责名片”制,财政所的职能职责细化成60多小项,分解到每个财政干部,形成责任清单,印制“职责名片”,向群众“广而告之”。3年来,共向群众发放了1万多张“职责名片”。有了这张名片,需要办理相关事项,只需打一个电话,九成以上的事都能实现“远程办公”,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前7个月,柳林乡财政所通过“职责名片”,办理并办结的民生事件已达88人(件)。 (郭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