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8月2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明后的感动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0日  查看次数:次  
  “谢谢,真是感谢您们!”8月11日上午,患双目葡萄膜炎并白内障多年的溢水镇花栗村5组贫困村民程功余,带着康复后的喜悦心情来到县人民医院眼科,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8个大字的锦旗赠予该科医务人员,激动的话语中充满着复明后的感动。
双眼白内障病散了家  
  现年37岁的程功余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03年结婚后喜得儿子,生活虽不是很富裕,但日子过得也很有奔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的一天,他在家干农活时突觉双眼疼痛,起初他以为是一般的眼病没有在意,可后来视力越来越模糊,以致于看东西都不清楚了。为了治好眼睛,他向亲朋好友四处借款治病,先后到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虹桥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就诊,都没有治好眼睛。
  家里的顶梁柱眼睛出现这样的问题,无疑给他的家庭和经济增添了负担。“由于眼睛疼、视力模糊,导致了我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妻子身上。”谈起当时的状况,他表现出一脸的无奈。2004年,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子不堪承受家庭重负离家出走,只留下他和刚满一岁的儿子艰难度日,从此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变得更加贫困。
  程功余辗转好几家大医院都没治好,怀着试一试的心态,2008年5月的一天,濒临绝望的他来到县人民医院,该院眼科医生谢云经过仔细检查、综合分析病情,最后确诊他为双眼葡萄膜炎并白内障,建议他住院治疗。由于当时经济非常困难,他只开了些药回家治疗。没想到他用了一段时间的药,视力较以前有所好转了,并发症也由原来的一年发作四五次,减少到半年发一次。
  眼睛的好转,给他艰难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当年经人介绍,他又结了婚,并养育了两个孩子。谁知好景不长,2014年10月,当他与妻子带着在外打工辛苦挣来的钱准备回家买房子时,他的眼疾又“调皮”起来了,疼痛不止,看不清东西。在与妻子几次闹矛盾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至今未回,一个好不容易建起的家又散了。
两次治眼未如愿
  因为眼病家庭两次遭遇离散,程功余决心一定要治好眼睛。2014年11月,在11岁的儿子的搀扶下,他再次来到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由于当时他的双眼葡萄膜炎很重,且合并白内障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谢云介绍他到市级大医院进行治疗。当年11月底,他在十堰太和医院花费2万多元实施了右眼白内障手术,然而也没有完全改善眼睛症状。
  当年12月,他又来到县人民医院眼科。虽然那时候的县人民医院引进了蔡司显微镜、眼力健超声乳化仪、视野计、角膜内皮机、屈率机、AB超、全自动眼压计等一大批先进专科诊疗设备,但由于他眼睛病情加重,无法进行白内障手术,只能等病情稳定之后才能进行手术,他治好眼疾的想法又因此被搁置。
850元治好眼睛
  今年8月5日,在孩子的带领下,程功余又一次来到县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可一算,手术费加医药费就需要一万多元,听到这样一个数字,一贫如洗的他又迷茫了。“说实话,我都想放弃治疗了,因为我真的无力承担这一笔费用,前些年到处寻医治眼睛都把钱花完了……”
  为了帮助他恢复视力,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智和医生谢云一方面劝他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针对他的病情科学制定了治疗方案,并积极向院领导争取,于8月6日免费为其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在术后治疗中为他实施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争取了新农合相关救助政策等,帮他解决了医药费用的大难题。8日,他终于如愿康复出院,结账时只花费了850元。
  出院回家后,程功余一直念念不忘县人民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们,逢人便满怀感激的说:“是县人民医院眼科的医务人员救了我、救了我一家,是他们给我带来了双眼的光明,带来了生活的光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