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8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杂粮细做闯市场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3日  查看次数:次  
——记县级劳模提名奖获得者、县沛丰粮油工贸公司总经理汪东
 
  8月19日,记者在县沛丰粮油工贸公司看到,工人们将一袋袋大米、杂粮面条、杂粮米等系列产品装入大卡车。公司总经理汪东说,“通过绿田生物等电商平台,公司生产的‘沛丰’牌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广东等地,今年元至7月,仅线上交易额达200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2年,汪东果敢抉择,投入巨资在邓坪工业园建成占地6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拥有四条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现代化粮食系列生产线。
  为确保生产环节中的质量安全,他选派一名质检员到华农大食品学院接受培训,上岗后,对公司生产的每个批次产品进行微生物、大肠杆菌等主要指标检验,并邀请县质监局对产品进行抽检,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后进入市场。
  为解决大米、面条和杂粮米生产环节中的工艺难题,他们邀请华农大食品学院教授和技术人员来公司,现场指导大米加工过程中去石、分级、色选和面条加工过程中断头、掉头、低温保潮等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他大胆引进杂粮米生产线,与武汉轻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江声科技公司等单位合作,掌握了“粗粮细做”的加工技术,与华农大食品学院共同研发出魔芋米、紫薯米、藕粉米等小杂粮系列产品。去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110万元。
  为使“沛丰”牌大米等系列产品进入超市,2014年7月上旬,他通过邀请十堰新合作超市总经理实地考察后,与该超市签订了每月销售大米300吨、面条100吨、杂粮米20吨的供销合同。并在上海、广州、西安、重庆、十堰等城市建立了经销点。
  他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在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赵思明等知名专家的帮助下,成功研制出自带加热包的“自熟杂粮米饭”。该项创新不仅获得国家一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且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获得省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绿色通道。
  “扶贫济困,我们责无旁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初,他公开向社会招聘贫困户子女到公司就业。擂鼓镇护架村贫困户梁时爱的女儿梁香云来公司后,从事产品检验工作,吃住在公司,月收入1500元。目前,有10个贫困农民在公司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余元。2014年10月,他又在擂鼓镇护架村流转土地523亩,建优质生态有机水稻基地,并与20户贫困户签订了季节性用工合同,年支付劳务费25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