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约束,却也没那么洒脱。喜欢戈壁,但又怕露宿荒野;向往西藏,却又怕高原反应……所以说起来,我还是比不上那些披满风尘的背包客,我去过的都是些平凡的小地方,记录下的也都是些吃吃喝喝的小事情,毕竟人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十多年前,我家所在的小城开了第一家沙县小吃。那时候满街都还是两块钱二两热干面的时候,爸妈带我去吃了三块钱一笼的蒸饺,那长得像兔子一样的饺子,应该是我关于美食最早的记忆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吃鸡,那应该叫“叫花鸡”吧,鸡是宰杀好了的,肚子里填满了火腿香菇,搀和着香喷喷的酱料,外面用大大的叶子包裹着,再用黄泥巴整个封起来,放地里烤,那个香味真是隔几里路都能闻得到,哎~说多了都是口水。
我能想起来的关于美食的记忆就是那笼蒸饺和叫花鸡了,这么说来,我小时候可真是没什么口福。
上了高中、大学,爸妈给了我更多的毛爷爷,我才跟上城里人的脚步,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得不提武汉。吃了这么多年的热干面,但在吃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不过如此嘛”……其实还是家乡的热干面好吃,芝麻酱加上厚厚的香油,末了还有香菜和葱,那叫一个香。不像武汉的热干面,都是面泡在汤里,口感稀薄,不值得回味。
户部巷,武汉著名的美食一条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红烧猪蹄、酱香螺蛳都值得一试,尤其要说的是,户部巷尽头的馆子里要点一个大蹄膀,就会发现那些十块钱一碗的猪蹄都是小打小闹,当一整只冒着热气的红烧大蹄膀摆在你面前,勾芡的汤汁闪着迷人的光,好吧,今朝有肉今朝醉。
翠翠的故事从高中时就一直萦绕心头,老友相约去了那座美丽的湘西边城。我是无辣不欢的人,湘菜太合我的口味了。我发现湘菜讲究的是辣椒,青辣椒、红辣椒、小尖椒各式各样,调出来的巨辣、香辣、酸辣、软辣还有后劲十足的辣,总有你喜欢的一种。而川菜呢,则是感觉讲究花椒,重点在辣之外的感觉,香辣的香、麻辣的麻。
在张家界歇了脚,吃的是当地小菜。特意点了湘西特产的腊肉。腊肉就着鲜嫩的笋尖加上红绿辣椒炒得一盘“人生此刻须尽欢”的感觉。
离家两年,已经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除却食堂,学会了满大街找美食犒劳自己的味蕾。到最后发现,就算各式馅料的饺子都吃过,最好吃的还是年夜饭那顿韭菜鸡蛋或猪肉白菜;与三五好友走过再多的街头巷口,最熟悉的还是故乡自家的门坎;吃过大鸡排、小牛腩、剁椒鱼头、老全鸭汤,最难忘的还是妈妈炒的家常味道。
我该收回我说过的话了,我不会再说小时候没有口福了,从小到大,舌尖上的一米一面,全是满满的家乡和爱。
(作者系长江大学大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