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教育系统举办管理干部暑期培训班
为提高全县中小学管理干部的自我修养和岗位履职尽责工作能力,引导教育管理干部关注课程、“聚焦队伍”、提升依法执教的领导能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8月22日至25日,2016年竹山教育系统管理干部暑期培训班在竹山一中召开。
培训班主要包括专家讲座、道德讲堂、招录教师入职宣誓、教学质量总结表彰、教师基本功大赛成果展等。培训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北京市九中校长林乐光、随县教育局副局长彭静分别作了《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思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及《为教育的美好探路》辅导讲座。培训班采取理论讲座与学校管理论坛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学员自我反思相结合、主题交流研讨与内化升华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据了解,我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暑期培训从2013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年,每年培训内容都经过全面的综合考虑,关注新形势,体现新变化,突出新重点,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更新观念、接收新知、开阔视野,加快建设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技能精、管理能力强的专家型、学者型的管理干部队伍。今年,全县教育管理干部暑期培训班,跟以往相比,呈现出两方面亮点:一是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既有新考试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权威分析,又有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面对面指导,教改实验探索成功经验的分享。二是力求简洁高效。此次培训集培训、会议、活动于一体,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与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要求,全县教育管理干部,要改进作风,奋发有为,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县教育初步改变了千校一面的办学状况,各个阶段的教育均办出了新的特色和亮点,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有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智慧去积极破解。一是要努力改进不善学习,干事盲目的作风。作为教育管理干部,要坚持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作为座右铭,通过学习,让自己始终站在行业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教育脉搏,做一位真正懂教育、善管理,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专业教育领航人。二是要努力改进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作风。每一位教育管理干部,尤其是校长要有不断超越的事业追求。要把先进单位作为学习的榜样,把先进学校作为追赶的目标,把先进同行作为超越的对象,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缩小差距,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努力改进不求创新、因循守旧的作风。要提升学校管理效益,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就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办法。要柔化刚性管理,强化人本管理;摒弃粗放管理,注重精细管理;弱化行政管理,突出服务管理。要注重管理的感情投入和人文关怀,于细微之处体现对师生的关心,于精细的制度体现管理的公平,真正体现出“以感情留住人,以事业发展人,以精神鼓舞人”。
解读高考综合改革
□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 虞立红
即将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有哪些重大变化,会对基础教育带来哪些影响?8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的报告《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思考》给参训的教育管理干部做了全面的分析。
报告重点深入分析了我国自恢复高考后四个高考改革阶段各自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以上海、江苏等改革试点区的高考改革方案为例,剖析其利弊。
关于从2014年开始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报告明确了此次改革的五项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考试水平、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规范和完善自主招生、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本次综合改革将遵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坚持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到位。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
针对高考改革内容,报告还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从事基础教育的管理干部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建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 北京九中校长 林乐光
8月23日,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在县一中学术报告厅专题讲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在讲座中,林乐光结合北京九中70年办校实践经验,分别从该校的学校发展、课程建设、课改实践、成果汇报四个方面立体展示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着重结合九个一阐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制定一项生涯规划,参与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鼓励学生通读哲学社科、自然科学与数学、文学等领域的书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一项国内外游学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理解;四是要求学生培养一种艺术爱好,陶冶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五是完成一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六是设计一件手工艺品或设计完成一项理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七是参与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或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责任意识;八是鼓励学生参加一个社团组织、担任一个职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九是参加一次校园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林乐光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一要务是要搞好课程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关健,尤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不能千篇一律,盲目照搬;一定要凸显国家意识,以国家发展为使命,为社会培养出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有幸福感和有品位的现代公民。
为教育的美好探路
□ 随县教育局副局长 彭 静
8月24日,随县教育局副局长彭静带来了以《为教育的美好探路》为题的精彩报告,深入浅出的诠释了新教育实验的内涵,展示了随县在探索新教育实验发展路上的历程。
彭静介绍说,新教育实验由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发起,目前全国有112个县级以上实验区,3000余所挂牌学校,300多万师生参与其中。新教育提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等十大行动为路径。
2011年随县中小学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确立了“打造小学阶段快乐课堂,打造初中阶段智慧课堂,打造高中阶段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作为实验重点。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学生通过阅览室、阅读角、图书走廊等进行“晨诵、午读、暮省”,让校园弥漫书香的味道。此外,还开设农耕、种子、石头拼画、树叶贴画、纸盘画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玩陀螺、跳绳、抖空竹、跳皮筋、滚铁环等少儿传统游戏课程以及剪纸、盈联、炎帝文化、义阳大鼓等民俗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游戏课程。
本次讲座以随县对乡村教育新实验的探路为案例,全面展示了随县在探索新教育实验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启迪了全体参训人员对乡村教育的新思考。
培训班主要包括专家讲座、道德讲堂、招录教师入职宣誓、教学质量总结表彰、教师基本功大赛成果展等。培训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北京市九中校长林乐光、随县教育局副局长彭静分别作了《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思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及《为教育的美好探路》辅导讲座。培训班采取理论讲座与学校管理论坛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学员自我反思相结合、主题交流研讨与内化升华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据了解,我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暑期培训从2013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年,每年培训内容都经过全面的综合考虑,关注新形势,体现新变化,突出新重点,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更新观念、接收新知、开阔视野,加快建设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技能精、管理能力强的专家型、学者型的管理干部队伍。今年,全县教育管理干部暑期培训班,跟以往相比,呈现出两方面亮点:一是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既有新考试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权威分析,又有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面对面指导,教改实验探索成功经验的分享。二是力求简洁高效。此次培训集培训、会议、活动于一体,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与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要求,全县教育管理干部,要改进作风,奋发有为,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县教育初步改变了千校一面的办学状况,各个阶段的教育均办出了新的特色和亮点,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有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智慧去积极破解。一是要努力改进不善学习,干事盲目的作风。作为教育管理干部,要坚持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作为座右铭,通过学习,让自己始终站在行业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教育脉搏,做一位真正懂教育、善管理,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专业教育领航人。二是要努力改进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作风。每一位教育管理干部,尤其是校长要有不断超越的事业追求。要把先进单位作为学习的榜样,把先进学校作为追赶的目标,把先进同行作为超越的对象,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缩小差距,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努力改进不求创新、因循守旧的作风。要提升学校管理效益,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就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办法。要柔化刚性管理,强化人本管理;摒弃粗放管理,注重精细管理;弱化行政管理,突出服务管理。要注重管理的感情投入和人文关怀,于细微之处体现对师生的关心,于精细的制度体现管理的公平,真正体现出“以感情留住人,以事业发展人,以精神鼓舞人”。
解读高考综合改革
□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 虞立红
即将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有哪些重大变化,会对基础教育带来哪些影响?8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的报告《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影响的思考》给参训的教育管理干部做了全面的分析。
报告重点深入分析了我国自恢复高考后四个高考改革阶段各自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以上海、江苏等改革试点区的高考改革方案为例,剖析其利弊。
关于从2014年开始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报告明确了此次改革的五项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考试水平、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规范和完善自主招生、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本次综合改革将遵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坚持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到位。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
针对高考改革内容,报告还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从事基础教育的管理干部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建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 北京九中校长 林乐光
8月23日,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在县一中学术报告厅专题讲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在讲座中,林乐光结合北京九中70年办校实践经验,分别从该校的学校发展、课程建设、课改实践、成果汇报四个方面立体展示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着重结合九个一阐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制定一项生涯规划,参与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鼓励学生通读哲学社科、自然科学与数学、文学等领域的书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一项国内外游学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理解;四是要求学生培养一种艺术爱好,陶冶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五是完成一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六是设计一件手工艺品或设计完成一项理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七是参与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或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责任意识;八是鼓励学生参加一个社团组织、担任一个职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九是参加一次校园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林乐光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一要务是要搞好课程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关健,尤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不能千篇一律,盲目照搬;一定要凸显国家意识,以国家发展为使命,为社会培养出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有幸福感和有品位的现代公民。
为教育的美好探路
□ 随县教育局副局长 彭 静
8月24日,随县教育局副局长彭静带来了以《为教育的美好探路》为题的精彩报告,深入浅出的诠释了新教育实验的内涵,展示了随县在探索新教育实验发展路上的历程。
彭静介绍说,新教育实验由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发起,目前全国有112个县级以上实验区,3000余所挂牌学校,300多万师生参与其中。新教育提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等十大行动为路径。
2011年随县中小学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确立了“打造小学阶段快乐课堂,打造初中阶段智慧课堂,打造高中阶段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作为实验重点。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学生通过阅览室、阅读角、图书走廊等进行“晨诵、午读、暮省”,让校园弥漫书香的味道。此外,还开设农耕、种子、石头拼画、树叶贴画、纸盘画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玩陀螺、跳绳、抖空竹、跳皮筋、滚铁环等少儿传统游戏课程以及剪纸、盈联、炎帝文化、义阳大鼓等民俗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游戏课程。
本次讲座以随县对乡村教育新实验的探路为案例,全面展示了随县在探索新教育实验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启迪了全体参训人员对乡村教育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