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9月03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堵河义务救生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3日  查看次数:次  
   从2012年开始,人们经常会看到一艘印有“义务救助”字样的快艇驰骋在堵河上,艇上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眼神凌厉的中年汉子,他就是县供销社职工、现年50岁的“义务救生员”范根林。
30年救起20余人
  “我小时候就住在河边,所以很小就开始游泳,水性还可以。我只要没事,每天下班了都会去游泳,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说起游泳,范根林脸上露出会人的微笑。
  “一到夏天,下河游泳的人多了,险情时常发生,只要我遇到了,都会义不容辞地下去救人。”提起这么多年的救人经历,范根林如数家珍。回忆起救人场景,他语气里的平静,让人觉得“救人”就是他的本分和天职。
  2004年冬,天气严寒。一日早晨,范根林沿着河堤走路上班,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呼喊:“救命啊,有人落水啦!”他迅速朝着喊声奔去,只见冰冷的河水中,一个40多岁的农妇正在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范根林连忙呼喊不远处正在划船的船夫,用竹篙将农妇推至岸边,他则趴在岸边,牢牢抓住农妇的手,使尽浑身的劲儿把她往上拽,冰水和寒气很快浸透了他的全身。
  “其实水流非常急,如果那个农妇被冲走,连我也会掉下去,尤其到后来我没什么力气了,真的挺危险的!”尽管说起来有点后怕,但就是凭着那股“傻气”,他开始了“堵河救人之旅”。30年来,在范根林一人或多人共同努力下救起落水者20余人。
成立爱心救助志愿队
  有救助成功的,也有救助失败的,回忆起那些没有被救起来的人,范根林时常都会觉得遗憾和自责。
  为减少溺亡事故的发生,2012年,范根林自掏腰包,购置了快艇及救生圈、救生衣、喊话器、手电筒等救生器材,并号召其他爱心人士成立了爱心救助志愿队。只要有空,他们都会开着快艇在堵河来回巡视,向在河边游泳、戏水、垂钓的人们喊话:远离水域、注意安全!如发现险情及时伸出援手。
志愿者不图任何回报
  范根林除了每天上班外,就把多余的时间用来投身爱心救助志愿队。“对于这份事业,我们这群志愿者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心救助志愿队队员老李告诉记者,范根林一直是队伍的中坚力量、主心骨,很多志愿者都拿他当标杆、当榜样。“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在任何地方,都需要像老范这样的好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会在义务救助这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