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业之际, 9月7日,县委书记龚举海,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建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毛昌盛一行先后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商品展示区、创业孵化区、学员培训区及农村淘宝物流配送中心,实地考察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建设和物流配送情况。
调研中,龚举海强调,要着力构建发展平台,加快村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关,努力拓展产品销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集中力量,创新举措,把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与引导千家万户开网店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发动一批青年农民、大学毕业生、城市青年和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发展电子商务。要着力构建发展平台,加快村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一批综合性电子商务网上平台,积极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服务保障,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开业仪式上,市商务局长燕学军,湖北日报社社会部主任吴华清,阿里巴巴集团农村事业部业务经理赵翔,县领导毛昌盛、王治国共同为农村淘宝竹山服务中心按下启动球。团县委授予农村淘宝竹山服务中心“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称号。
下一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将在我县启动实施以“服务”为核心的3.0业务模式,在我县重点打造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公益文化中心。我县将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试点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着力培育本地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全面推进我县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全县共建成244个村级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站点。 (向继华 郑荣斌)

9月12日,农村淘宝城关镇大街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送货。据掌柜明道坤介绍,自9月9日开业以来,该站已完成订单120多笔,成交额近3万元。 (李永芳 摄)
电商“星火”渐“燎原”
本报讯 9月8日,县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同日,60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同时开业。这标志着我县农村电子商务进入规范化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县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以推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兴建了秦巴电商城、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基地,采取为村级电商服务站免费提供阵地等系列措施鼓励农村电商发展,聘请电商专家开展社会大众创业培训2200人次。引进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以发展合伙人方式带动农村电商发展。经过2个多月的宣传发动、组织推进,我县首批60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顺利完成合伙人招募、培训、店铺选址装修和试运营及全面开业。明年,我县还将新建村级服务站100个以上,2018年实现县级、村级电商网络全覆盖。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是保障。今年7月,我县在通济沟工业园建设物流中心,引进阿里巴巴菜鸟物流、亨运物流2家物流企业和14家快递公司。县内快递企业全部入驻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提供免两年租金的优惠政策。所有快递包裹全部集中在物流中心分拣,农村的快递由菜鸟物流专车配送到各村级服务站,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村级服务站免费为村民提供网上代买、代卖、缴费、充值及售后服务等业务,受到群众欢迎。柳林乡交通不便,群众购大件物品都得翻山越岭到集镇或进县城。农村淘宝进村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心爱之物。公祖村淘宝店主刘铮自8月25日试运营以来,已为村民代购物品187单,成交额25850元。3组村民贾先桂请刘铮帮她在网上订购洗衣机,她只花了498元就购得美的洗衣机一台,5天后菜鸟物流就把货送到她手上,让她真实体验到农村淘宝的便捷实惠。据统计,自8月26日试运营至今,我县农村淘宝线上成交9025单业务,成交额 532764元,日包裹量在300件以上。
电子商务不仅解决了买难,而且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为精准扶贫插上了“翅膀”。我县首批60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有12人是贫困户子女就业。农民通过电商物流售卖农特产品增收。麻家渡镇总兵安村2组贫困户高勇,两次通过电商物流销售自制土豆干50公斤,菜薹干6公斤,增加收入1680元。我县在秦巴电商城建“淘宝·特色中国·竹山产品”展示馆,茶叶、绿松石、巴山食品、强生园油脂、沛丰粮油、上庸山珍等300多个产品进入展示馆,22家企业借助淘宝、京东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2015年全县线上交易额达10亿元,电子商务正成为我县产业转型的强劲动力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陈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