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9月2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驾马车”驰富路

新闻作者: 苗东升 操 颖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4日  查看次数:次  
“今年秋收后, 一、二组的贫困户不再外出打工了,而是选择留下来种植香菇。”9月14日,麻家渡镇牌楼村支书朱其琳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将我们引到香菇基地。在香菇大棚内,贫困户们有的在忙着喷水,有的在观察长势。
牌楼村是麻家渡镇的偏远村,贫困户达126户409人。为了让牌楼村尽快摆脱贫困,该镇结合实际,决定以食用菌、茶叶、畜牧业为龙头,带动贫困户致富。
兴建大棚,让香菇产业“香”起来。今年初,该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在该村1组平整土地10亩,建起30个香菇大棚,并组建了牌楼生态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将30个大棚无偿分配给1组和2组30户贫困家庭。今年入秋后,村里利用扶贫政策资金,统一为贫困户购买菌棒,按每棚2000袋分配给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指导他们种植和管理。同时,专业合作社还投资购买了烘干加工设备,并与农户签订了种植和收购合同,按市场保护价进行收购。村支书朱其琳介绍,一个大棚除掉种植成本,一年收入可达10000元以上。
壮大茶叶产业, 让贫困户家家都有“ 摇钱树”。该村3组村民都有种植茶叶的传统,现有茶园250多亩,过去因为管理跟不上,加之村里没有茶叶加工厂,茶园成了“ 野生扒”,收入低下。去年底,该村开始加大茶园管理力度,聘请县茶办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农户对茶园进行修剪、追肥、除草。村里还引进致富能人李朝斌投资30万元与村里合资建起茶叶加工厂, 同时,建起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让荒废的茶园焕发出生机,成为村民的致富产业。
养殖郧巴黄牛,引领贫困户“闯”富路。该村4组山场面积大,很多人靠养殖郧巴黄牛致富。可有一部分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却苦于没有本钱,只能望“草”兴叹。今年,牌楼村成立了郧巴黄牛养殖合作社,以每头4000元的价格从陕西购回黄牛66头,采取贫困户出资1000元、政策补助2000元、合作社出资1000元的办法,将66头黄牛分配给21家贫困户。农户喂养3至4月后,由合作社统一按照市场价格回收,农户每头牛可收入3000元左右。
       在兴建产业的同时,牌楼村还积极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新建了砖磨桥、原中学2个集中安置点,已安置贫困户35户,还帮助10户分散安置贫困户建起了新房,帮助贫困户喜圆安居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