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住建局的热心帮扶下,我利用山场发展山羊31只,今年已出栏16只,收入1.6万元;给山竹经销户捆扎山竹赚了1.8万元。今年脱了贫,争取明年娶个媳妇。”11月下旬,城关镇迎丰村4组贫困户史中宝笑呵呵地和记者算起了收入帐。
迎丰村距县城6公里,208户村民散居在山山岭岭,因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至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2户505人,是城关镇最边远的贫困村之一。2014年8月,县住建局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力度。35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做实事、解难题。为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村民用水全靠挖水井、砌沟堵,逢天旱只能用三轮车四处‘谋’水吃,真是苦不堪言。为解决吃水难题,县住建局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四处寻找取水点,科学规划布局,多方争取资金建饮水工程。现在村民不仅吃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太阳能、洗上了热水澡。”村支书王仅华说。
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4年9月,县住建局和村支两委争取投资8万元,建蓄水塔70立方米、过滤池50立方米,铺设主支管网3900米,解决了二组和三组32户112人吃水难。2015年6月,又争取投资20多万元,建蓄水塔两座、过滤池2个,铺设主支管网6500米,让一组和三组68户村民吃上自来水。今年3月,他们又投资12万元,在四组建起蓄水塔和过滤池,铺设主支管网3500米,让沿途37户村民和集中安置点内10户贫困户吃上自来水。
加大到组入户水泥路建设、农网改造、环境整治、村卫生室建设,方便百姓出行、疫病防治、安全用电,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争取投资60多万元,新修到组入院水泥路2公里,解决了67户边远户出行难;对农网进行改造,新增3个供电台区,架设到组入户供电线路6公里;争取投资10万元,新建垃圾池4个、化粪池2个、污水管网2条;投资9万元,建起村卫生室,百姓就医不出村。
精准发力拔穷根,大兴产业促脱贫。迎丰村山场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种植养殖基础。他们抓住这一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核桃、蔬菜产业。今年3月,他们争取资金29万,建起连片成果核桃基地200亩、蔬菜基地120亩。贫困户王忠清在2亩核桃基地套种花生豆杂等作物,收入1.2万元。贫困户叶绪贵种植葱蒜等俏销价高蔬菜3亩,今年收入达3万余元。
2014年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唐建生回乡后,在县住建局和村支两委支持下,投资50多万元,建起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鸡舍和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实施林下养鸡7000多只。今年初,县住建局支持唐建生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唐建生与本村2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无偿提供鸡苗100只,还负责养殖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成品鸡出售。贫困户孔祥国年近四十还是单身,去年8月,在驻村工作队和唐建生帮扶下,建起猪栏、牛栏和鸡舍。今年养鸡100只、猪20头、牛4头,年底可出笼鸡80只、猪15头、牛3头,总收入可达到45000多元。“起初我也有顾虑,担心万一养殖失败了,一辈子都别想翻身,但驻村工作队耐心的政策解说让我打消了顾虑。今年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孔祥国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