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环境综合整治和移民避险解困重点项目的实施,十竹路沿线村庄环境大为改观。如何借助区位和资源优势谋划好旅游产业,发展好“路边经济”?11月28日下午,县委书记龚举海深入十竹路沿线调研时强调,十竹路沿线各村要充分借助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全域景区化”理念,在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谋划发展好生态旅游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县委副书记方孝春陪同调研。
占地300亩的青龙寨安置点是全县移民避险解困重点项目,安置点秉承“科学、宜居、宜游”规划原则,按照“统规划、统建设、统风格”的要求,共建房屋8栋,计划安置贫困户和移民78户321人,目前已有近40户装修新居。在项目推进实施中,文峰乡对接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政策,配套规划教学点、幼儿园、文体广场、林果基地,建设高标准宜居宜游安置区。
龚举海一行徒步小区循环路仔细察看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乡村干部探讨旅游富民大计;走进搬迁户家中与群众交谈,听取群众对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建议。龚举海指出,十竹路建设为沿线各村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移民避险解困和易地扶贫搬迁等一大批扶贫项目的实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村要用足用活政策,在规划建好基础设施、搞好生态绿化补植、抓好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按照“全域景区化”理念,依托良好的区位和山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好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好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休闲旅游项目,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向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