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12月0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保密宣传 提高保密意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查看次数:次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两个全员”(全体党政干部、全体公民)保密教育,落实“四严”(严密、严格、严肃、严厉)保密责任的要求,帮助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增强保密意识,掌握保密知识和技能,湖北省委保密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保密日常行为管理手册》。该手册以修订后的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从领导干部、涉密人员、涉密文件、涉密载体、网络和信息设备等五个方面规范日常保密行为,将重要行为提示与典型窃密泄密案例相结合,力求简明管用,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本报现对《手册》内容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领导责任扛上肩    落实四严是关键
  重要提示:保密工作涉及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一旦出现问题,则“失一万毁”,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要传导压力,明确保密工作的形势和要求,实施“严密、严格、严肃、严厉”的保密工作责任制。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其负责人对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保密工作负责。在保密工作责任制中,领导干部的责任尤为重要。
  案例:某部委研究所正厅级领导干部杨某,在强化内部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密管理存在严重漏洞,致使该所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被境外机构远程控制,多份涉密资料被窃取。经检测,该所有近百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违规处理涉密信息。杨某受到撤职降级处分。
保密职责要理清    七个管好记在心
  重要提示:领导干部既要增强保密意识,带头做好保密工作,又要强化责任意识,抓好主管范围内的保密工作。概而言之,要做到“七个管好”:管好嘴巴,管好文件,管好网络,管好手机,管好涉密会议,管好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
  案例:某市委办公室平时疏于对干部职工的保密教育,内部保密管理松懈,致使多份涉密文件丢失,造成泄密。直接责任人方某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调离原工作岗位;负有领导责任的市委办公室主任刘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撤销行政职务。
保密工作需保障    纳入考核不能忘
  重要提示:机关、单位应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保密工作。保密工作经费应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或者年度收支计划。 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应纳入年度考核的内容。
开会带回涉密件    首先交给机要员
  重要提示:领导干部经常出席各种涉密会议,会上发放的涉密文件、资料不得私自留存,回单位后要首先交给机要人员办理登记和签收手续,以确保安全。
  案例:某单位领导在参加上级单位会议后,带回3份涉密文件,因当天是星期天,便将文件带至家中。次日上班后,也未按保密要求将文件交机要人员登记保管。后来上级单位要求清退文件,才发现这些文件已丢失。该领导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文件传递有讲究    司机不当二传手
  重要提示:一些单位领导干部的司机多为劳务合同工,不属于涉密人员。领导干部为图方便省事,让司机传递涉密文件,极易造成泄密。
  案例:某单位收到一份机密级文件,需要尽快请示领导批示办理,但该领导正在外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办公室主任通过短信向领导请示,领导授意其将文件交给自己的司机带到会场。司机在去会场途中给汽车加油,结账后发现车里的文件不翼而飞,造成泄密。该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司机被辞退。
阅批密件讲规范    复制转发忌擅办
  重要提示:领导干部阅批密件时,不得擅自或指示他人复制、摘抄、销毁或私自留存涉密文件、资料。复制、转发涉密文件,要报请上级发文机关批准同意。
  案例:某市维稳办收到上级机关的机密级密码电报后,主任柯某未经发文单位同意,在阅批文件时擅自授意下属将该密码电报隐去原密级标识,翻印转发到全市11个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转发的文件在收发、传递和借阅过程中未严格履行签收和登记手续,致使该文件外流,造成泄密。柯某受到严肃处理,该案件在全省通报。
密件办毕速退还    切勿自留和横传
  重要提示:领导干部阅处涉密文件时,要严格遵守文件管理规定,在知悉、办理相关事项后,应于当天及时归还涉密文件。如需继续研究处理的,应续办阅文手续另行借阅。办理过程中,文件不得横传,应交由机要员按规定传阅。
  案例:某市委宣传部机要员从市委办公室领回一份机密级文件,经主要领导签批后转送给分管副部长刘某阅处。刘某阅文后,未及时归还文件,继续横传他人,导致该文件查无下落,造成泄密。主要责任人刘某受到严肃处理。
涉密文件带回家    失密泄密隐患大
  重要提示:机关、单位应当建立集中阅文室,领导干部阅文应在阅文室进行,做到随借随阅,不在无安全保密保障的场所阅办、存放涉密文件、资料。
  案例:某单位领导肖某工作十分敬业,经常加班加点阅批文稿。某天下班后,肖某将白天未处理完的涉密文件带回家,打算熬夜完成工作,不料当晚小偷潜入其家中将公文包窃走。经调查,失窃的公文包内共有7份涉密文件、资料。肖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公众电话莫谈密    通话涉密用红机
  重要提示:普通座机、手机等公众电话不具备保密功能,不能用于涉密通话。红机是国家专门开通的保密电话,领导干部应遵守保密规定,自觉养成使用红机谈工作的习惯。
  案例:某省在召开重要涉密会议时,现场信息被有关部门在例行保密技术巡查时接收到。经查,在会议期间,某市参会领导将会议内容通过手机告知市里其他领导,造成信息泄露。该领导因违反保密规定受到警告处分。
国家秘密是公器    谨防亲情害自己
  重要提示: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内外有别,公事家事厘分清楚。对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要进行保密教育,切实防范泄密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
  案例:李某是国家某部委司级干部,其丈夫王某任某国驻京代表处项目经理,因未完成经济信息收集任务,受到外方老板严厉训斥。王某央求李某帮其渡过难关,于是李某隔三差五把部委文件带回家,供王某复制后交给外方公司。案发后,共查获王某复制机密级文件6份、秘密级文件2份。王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李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宣传教育常态化    “两个全员”一起抓
  重要提示: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多种 形式,经常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党政干部和全体公民 (即 “两个全员”)的保密形势、保密法律法规、保密技术防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 每个党政干部和公民都要学习掌握保密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保密意识和保密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良好氛围。
  案例:某境外网站全文刊发了一份机密级文件,并被多家网站转载。经查,某刊物记者高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该文件的复印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境外网站换取稿酬,造成泄 密。虽然高某声称从未接受过保密宣传教育,并对自己的泄密行为深表忏悔,但仍被追究刑事责任。
涉密人员分三类    岗位责任莫移位
  重要提示:涉密岗位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涉密人员是指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根据涉密程度的不同,涉密人员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对涉密人员要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岗位责任,签订保密承诺书。未经批准,非涉密人员不得接触或知悉国家秘密事项。
  案例:某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研室收到市综治办转发的涉密文件后,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袁某要求调研员鲁某负责传达文件精神。鲁某将此件转交办公室干部朱某办理,朱某 又交给外聘人员李某办理。李某为非涉密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将该涉密文件刊登在互联网上,造成泄密。袁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鲁某、朱某被通报批评,李某被辞退。
上岗严把政审关    培训发证做在先
  重要提示:涉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涉密人员上岗前,组织人事部门应会同保密工作机构对其家庭背景、现实表现、海外关系等进行审查。涉密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具备必要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案例:刘某毕业于某知名高校,并作为优秀人才被推荐到某重要军工单位,未经培训即从事涉密项目研发工作。一年后,他被在国外读书、加入境外情报组织的两个弟弟策反。刘某利用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将别人转托的涉密资料进行拍照,还从他人涉密计算机上窃取资料,交给其弟弟或通过电子邮件将涉密资料传至境外。刘某被抓获,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借用人员要引导    纳入管理别漏掉
  重要提示: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借调或外聘涉密人员的,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批,按照涉密人员分类管理要求,同等管理。
  案例: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部委研究室一台涉密计算机有两次上网记录。经鉴定,该计算机存有5份机密级文件。后查明,责任人为借调人员万某,该部委未对万某进行岗前保密教育培训。万某因违反保密规定,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
持有密件履职责    借与他人使不得
  重要提示:涉密人员因工作需要持有涉密载体的,应严格履行保密责任,不得擅自交予他人传递和使用。
  案例:某集团公司涉密人员吴某,将存有涉密文件、资料的移动硬盘交由同事陆某使用。陆某擅自将硬盘中存储的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中,造成泄密。吴某、陆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
涉密载体要清退    脱密管理做到位
  重要提示: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时,应清退个人所持有和使用的涉密载体、涉密信息设备等,并清点登记移交。机关、单位应与涉密人员签订离岗离职保密承诺书。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涉密人员离岗 (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或退休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
  案例:杨某为某集团公司研究所重要涉密人员、高级工程师。他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离所,受聘到另外一家公司任职。该所对其工作期间使用的型号图纸、资料进行清理时,发现多项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图纸、资料未归还。有关部门依法对其传唤,并从其家中查获机密级资料4份、秘密级资料和图纸332份。杨某因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出国出境严审批    私自跳槽违纪律
  重要提示:涉密人员出国 (境)由批准、任用涉密人员的主管部门审批,必要时应征求公安和国家安全机关意见。未经机关、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涉密人员不得私自办理出国(境)手续。涉密人员严禁私自到境外机构、组织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严禁私自为境外机构、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其他服务。
  案例:某重点军工单位重要涉密人员朱某,被高薪吸引,未办理离职手续,到一家外企工作,并多次往返境内外,后被有关部门严肃处理。涉密人员关某为达到出国的目的,利用工作之便窃取绝密级资料数份,以换取某国驻京人员为其提供经济担保。关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社会交往须注意    日常交流不涉密
  重要提示:在社会交往中,涉密人员应谨言慎行。有的涉密人员出于义气或炫耀心理,在社会交往中泄露国家秘密,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到头来自食其果。
  案例:某金融管理机构研究室副主任伍某,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伍某在该研究室工作期间,违反保密法规,将其获悉但尚未对外公布的25项涉密国家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手机短信,共向15人故意泄露达224次之多。这些人中,既有校友,也有老乡,关系都比较好。伍某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涉密人员笃忠诚    监守自盗受严惩
  重要提示:涉密人员要绝对忠诚,经得住利益诱惑和复杂环境的考验。涉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出卖国家秘密非法获利者,必将罪加一等。
  案例:某市人事局考试院评审科副科长刘某、市人事仲裁委副主任李某,于2007年提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时,趁机盗取绝密级考试试卷并泄露给某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谢某和司机王某,非法获利104万元。谢、王二人又将试卷和答案转卖给5家培训机构,获利240万元。上述人员分别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提起公诉,受到法律严惩。
                  

                         (竹山县国家保密局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