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改革带来最大的变化不仅是事权的大规模集中以及由此而来的监管效能的大幅提升,更重要的还在于监管责任的“落地”生根。杨正典说,过去食品安全部门下去检查执法,不同行业需要协调好几个部门,发生问题后谁都有责任又谁都无责任,而现在是“责无旁贷”。
网格管理 破解“监管难”
与其他16个乡镇的食药监管部门负责人一样,宝丰镇食药监所所长柯昌宏一直是喜忧交集。喜的是改革后职能强化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有保障了,忧的是基层食药监管工作点多面广,“压力山大”。
宝丰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监管范围涉及29个村、180.8平方公里。“诚惶诚恐”是所长柯昌宏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理解。“最近我们正在开展豆制品、 乳制品专项整治,所里总共5人,留1人值班,其他的都下去检查去了。”
5个人的监管力量如何覆盖分散在180.8平方公里的500余家监管对象和随时“大摆宴席”的农村家宴?柯昌宏告诉记者,针对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面广点多”难题,我县实行网格化管理,把农村食品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比如红白喜事,农村几乎天天有,为保证食品安全,网格员平日会搜集上报信息,主动上门跟踪服务,掌握宴席动态。同时,县财政拿出专款,免费对流动厨师培训、体检,建立红黑榜。”通过网格化管理,各乡镇农村聚餐报备率达到100%。
目前,全县共有从事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4978家,其中食品4360家。今年以来,辖区内未发生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各项食品安全指数达标。
简政提效 激发市场活力
在竹山,如今随意走进一家餐馆、药店,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最多只挂两张证照,而在以前得挂少则三四张、多则五六张的各种证照。这是我县深化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
今年1月19日,养生澳门豆捞店业主领取了我县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原《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退出历史舞台,“两证合一”工作正式实施。
为简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县食药监局实行办照一次性告知,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将食品经营许可、备案登记等事项委托各乡镇监管所受理,方便乡镇经营户办证。
“原来开个小餐馆,前后要跑四五个部门,办几个证,有时能拖个把月办不下来。现在只需要进一个门,办两个证,资料齐备的话,当天就能拿到证,节省了时间,少跑了路。”人民路外贸路口重庆面馆老板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