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硬支撑,投资是“驾辕之马”,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囿于贫困的竹山来说,更是如此。
分析今年竹山经济亮点,重大项目格外抢眼,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从塔吊高耸、机声隆隆的秦巴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工地,到场面恢宏、人影匆忙的各大工业园区,从堵河干流重点河段治理,到宝丰至县河一级路施工现场……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今年以来,全县扎实开展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月、推进月、督办月、“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等活动,项目建设强劲有力,预计全年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6亿元,其中年初计划的276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57个,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18.9%,项目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项目实施稳步推进,嘉麟杰服饰加工、十竹路竹山段、纵横大道提升改造、秦巴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等一批项目相继完工,堵河干流重点河段治理、食用菌和茶叶深加工及出口、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保障性住房、得胜至大庙公路改扩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一批项目加紧推进。年初确定的100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有近90个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谋划和争取成效显著,全年策划包装各类项目406个,其中365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储备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5个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范畴,16个项目作为PPP项目对外发布。全县共争取38个中央、省预算内项目投资20.65亿元。
未来五年是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攻坚期,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于小康社会建设总目标,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全局,作出了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的发展战略,吹响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集结号。
县发改局将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定部署,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职能职责,高擎项目之旗,扬起投资之帆,以项目投资筑牢“一核两带三为主”硬支撑。
用投资环境搭起“项目桥”
项目不会凭空而降,好项目总会选择优越的投资环境,可以说,抓环境就是抓项目,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县发改局作为项目投资的牵头部门,理应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坚决的行动,不遗余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要以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及“回头看”工作为契机,深入企业和项目单位征求意见的同时,要积极宣传各级出台的支持项目投资和民间资本的扶持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支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各项优惠政策,稳定投资者心理预期,坚定投资信心。要加大项目审批服务力度,在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实行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结”,编印《政务服务手册》、《办事指南》等资料,多渠道多形式公开服务内容、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尽可能让服务对象明了项目审批的环节、程序和所需材料,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实行行政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对县级审批权限范围内的,减少运转环节,优化立项程序,最大限度压缩工作时限,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全力配合做好审批工作,争取尽快批复,让办事者少跑路,快办事,办成事。要完善并规范运行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实现平台中央、省、市、县四级纵向贯通,从提出申请到开工建设前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个办事大厅,实行“同步受理、同步办理、限时办结、互抄互告、信息公开”的网上联合审批运行模式,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一网告知政策法规、一网受理审批申请、一网办结审批事项、一网公开审批过程和结果、一网监管所有审批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便民便企目标,使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岗位责任、公开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管理制度,加强审批监督,规范审批行为,严格依章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建立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服务环境的大优化搭起“项目桥“,达到“栽下梧桐引凤凰”的效果,为“一核两带三为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用项目筑牢发展硬支撑
实践“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项目投资是引擎和主抓手,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围绕全县“十三五”规划及重大项目库,精准谋划并争取实施一批生态、产业和扶贫项目,夯实“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之基。
着力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大县城的定位,规划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按照“东优西进、南扩北延、内疏外联”的思路,把潘口乡、上庸镇纳入大县城范围,加快推进堵河、霍河“两岸三地”县城建设步伐。争取实施国际绿松石工业园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加工基地、绿松石矿产开发及深加工、中国绿松石·金银饰品精深加工基地等绿松石加工类项目,实施十巫高速、引江补汉、堵河廊桥、大石沟大桥、通用机场、通济沟仓储配送物流基地、千福上庸城商贸中心、城市综合体、鄂西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交通物流类项目,实施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迁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现代服务业中青年领军人才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类项目,实施圣水湖度假村、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养老养生类项目,实施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县医院拓展等卫生项目,实施楚庸文化街、十星综合展示馆、秦巴民俗风情苑等民俗文化类项目,实施城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莲花山公园、县门老街改造等市政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恒升小学等民生项目,通过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全力打造世界绿松石加工交易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养老养生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和秦巴民俗文化传承中心。
深化“竹房城镇带”建设,聚力实施畜牧水产、食用菌、茶叶、红豆杉等生态农业项目,五金加工及汽车零部件、服装加工、铌稀土开发等工业项目,实施宝丰商贸物流园、女娲山旅游区建设、沧浪山旅游区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实施宝丰至县河一级路、三关至县城路面改造、佑城至竹坪东垭子、得胜至大庙公路改造、鼓锣坪电站、天然气利用等基础设施项目,打造全省山区城乡统筹的引领区、扶贫脱贫的示范区、精神文明的样板区和绿色发展的先行区。
推进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着力实施武陵峡、百里河、上庸文化旅游区、圣水湖水上运动、大百川森林公园、堵河生态文化旅游路等旅游和交通项目建设,打造“七大旅游组团”,全力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全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经济带、区域合作开放开发的示范带,力争挤进省级发展战略。
围绕脱贫小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水库避险解困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围绕产业强县,实施光伏发电、名特优特色经济林基地及加工、纯净水生产、生态矿区、腊梅精油萃取及深加工、金线莲等产业项目,围绕生态绿县,实施美丽乡村、山水林田湖综合体示范区、垃圾污水处理、碳排放交易及碳汇造林、水土保持、循环经济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项目。
一个新项目,一个新增长点。重大项目,犹如推进器、压舱石,为我县爬坡过坎积蓄强劲动力,为“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实现提神鼓劲,夯实根基。

正在建设中的县妇幼保健院

即将投入使用的秦巴文化艺术中心

大县城及交通水利建设缩影

恒升小学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