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近年来,我县把农村学校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快车道,不断缩小城乡学校差距。2009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一、二批校安工程、南部移民学校复建、薄弱学校食堂建设、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D级危房改造、全面改薄等400多个项目,共消除全县中小学不抗震危房29.6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学生食堂114个、教师周转宿舍865套,累计新建及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和运动场37.2万平方米,投入各类资金3.61亿元。近两年来,累计投入1473.8万元,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班班通、资源库、未来教室、电子备课室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6万元,完成了全县42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上级资金计划和资金使用要求,我县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义务教育标准化和教师周转宿舍等重点专项建设,加快推进城南恒升学校、宝丰镇中学、得胜镇中学迁址新建和宝丰镇施洋小学等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优化学校布局
根据国务院和省教育厅有关精神,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竹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013—2015布局专项规划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一是整体搬迁了竹山一中,茂华中学迁入原一中、实验小学高年级部迁入原茂华中学。二是迁址新建了竹坪乡中心小学,改扩建宝丰镇双坝小学、秦古镇小学等,有效解决城区和人口规模较大集镇内小学规模过大、班额过大、面积不足和上学较远等问题;三是启动了城南恒升学校新建和宝丰镇施洋小学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拓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空间。四是结合精准扶贫安置点和布局调整规划,恢复了溢水镇小学,恢复了深河乡井泉村与风车沟村、上庸镇九里潭村、宝丰镇东河村、大庙乡鲁家坝村等5个教学点。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初中9所,小学51所,教学点80所。
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我县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是建立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确保每年补充50至100名优质教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通过实施启明星计划、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交流锻炼、新招聘教师优先补充农村学校等措施,确保城乡教师交流常态化、规范化,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推动教师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教育教研,提升均衡发展活力。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课改等,让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研,提升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三是开展教师关爱工程,增强均衡发展的动力。通过规范教师考勤管理制度、落实困难教师帮扶制度、推进青年教师成长工程等,推进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乐教。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团结协作下,我县中、高考取得了可喜成绩。2015年高考荣获全市同类学校综合排名第一名,2016年,全县参加高考1784人,一本上线74人,二本上线682人。本科上线率大幅度提升,本科上线人数实现近几年来高考历史性的突破。2016年全县参加中考3242人,上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市一中、郧阳一中、东风高级中学)178人,录取分数线是579.9分,上普通高中第二批次(竹山一中)921人。录取分数线是488.1分。
策划:吕哲君 方应林 向继明 卢洪鑫
图/文:向继明 卢洪鑫 朱本双 朱名维 许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