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如画城关亮新姿;一核两带,协调发展,魅力城关再启航。
五年间,稳增长、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步履铿锵。精准扶贫、改善民生、提升效能、创新发展,在这片热土上挥毫泼墨。
翻开城关镇五年来的成绩单,发展让人感慨,成就令人振奋。几番耕耘和拼搏,推进了该镇精准脱贫、现代农业、新兴工业、执政能力及和谐社区融合发展,一个富饶美丽幸福的新城关正在建成。
夙愿成真 五年奋进铸辉煌
清新隽秀一热土,蓬勃朝气看今朝。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通村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风情浓郁的庸派建筑楼群错落有致,满眼的美景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城关,在传承中蝶变新飞,在改革创新中奋力前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辉煌五年路,城关交出了一份发展势头好、城乡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优异答卷,城关的发展史上又多了一个个步履铿锵的足印。
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关镇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坚持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绿色城镇引领区、和谐社会示范区”的发展思路,抢抓精准扶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服务全县大局,培植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全镇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生产总值由19.6亿元增长到48.18亿元;财政收入由3421万元增长到611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18元增长到810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261元增长到20549元;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6亿元。
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智慧和汗水。过去五年,城关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把挑战当机遇、把压力变动力,在落实宏观政策调控中协调发展;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跨越发展;坚持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提升发展。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镇规模企业总数达1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8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67.7%,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个,亿元以上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7亿元。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培植了以刘家山为龙头的设施蔬菜基地250亩,专业蔬菜基地1000亩,露天蔬菜1500亩;培育了以桥儿沟为代表的专业养殖小区,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专业户达50户;构建了霍河流域生态有机茶走廊总面积3500亩;建成了林果经济带总面积7500亩。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协调服务了中华女博园、国际绿松石城、民族风情街、桥东生物医药工业园、十竹路、五馆两中心、东门湾防洪堤、谷竹高速路等30余个重点项目,征地1100多亩,拆迁340余户。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国际绿松石城、千福上庸城、金龙凤凰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城镇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新改建通村入院路41.6公里,实施1050户人畜饮水工程,完成5个村土地整理和专业蔬菜基地配水设施建设,完成饮水工程1处,实施4个村农网改造工程,新增供电台区7个。
——扶贫攻坚成效初显,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在全县率先完成11个集中安置点建设,累计完成扶贫搬迁919户,其中集中建房260户,分散建房475户,改造维修农房184户。
——构建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完成了北大街社区、迎丰、莲花、桥东、窑沟、南门阵地建设;完成了5个社区警务室、40个社区网格、65个农村网格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改建完善了明清、侨心小学校园设施,完成了虎山、桥儿沟小学重建,新建了西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社保、新农合、低保、五保、廉租房、公租房等惠民政策有效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建城西蔬菜直销市场,实现城区便民菜店全覆盖。
——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始终把党建创新工程作为主抓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党护党意识明显增强。
一个个项目、一场场硬仗,见证了城关人民不怕苦、不怕难、顾大局、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也大大提振了广大干群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梦想起航 真抓实干绘蓝图
在城关镇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描绘了未来五年城关镇的发展蓝图:高举中国特色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三维纲要”、“双修战略”,以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为总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区域性中心城镇建设新局面。
“聚焦城关看城关,我们有不足,更有优势;跳出城关看城关,我们有差距,更有潜力;放眼未来看城关,我们有挑战,更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能否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既关系城关的今天,更关系城关的未来。我们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沉着应对面临的挑战,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奋力谱写城关全面同步小康的历史新篇章。”面对未来五年发展,城关镇党委书记刘甲华充满信心。
——经济更加富裕。到2020年,全镇社会总值达到81.19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达到9054万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达到13.27亿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6元,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4625元,年均增长11%;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2.5亿元。
——基础更加牢固。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通畅工程全面完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完成。
——人民更加幸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生活条件,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完成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生态更加秀美。守住绿水青山,让城关天更美、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扎实开展生态建设,推进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力争实现高速公路、十竹路、国省道沿线、竹房城镇带沿线可视范围宜林地绿化率达100%。营造出“优美、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五年征途,目标已定。城关镇将全面实施“八大支撑工程”,保障发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得以顺利实施和完成。
——“党建提升”工程。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全面从严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队伍、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夺取同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提质增效”工程。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平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发展生态矿产、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四大产业,着力提升发展质效。
——“项目提档”工程。保持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积极顺应区域融合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组合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合作,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
——“产业升级”工程。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精细度、高质效转变,构建符合发展要求,适应群众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脱贫提速”工程。坚持以扶贫攻坚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业转型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新型城镇”工程。按照“山水绿城、东方玉都”的城市定位,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步建设“基础牢固、设施配套、功能完备、便利快捷”的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彰显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民生提优”工程。民生连着民心,坚持把社会事业进步和民生改善摆在突出位置,搞好“基本民生”,关注“热点民生”,保障“底线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更有尊严的小康生活。
——“法治政府”工程。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深化推行“问题导向法”、“一线工作法”,切实提高执行能力,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制政府。
未来的城关镇,创新转型成为产业标配,“绿色发展”成为镇域经济腾飞的主引擎。一幅幅文化底蕴、生态宜居、活力无限的美好蓝图正在城关大地渐次铺开、描绘……
3上一篇下一篇4



阔步迈向新征程——城关镇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回眸与展望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1日 查看次数:次
3上一篇下一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