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政府不光扶持我养牛,还给我发奖扶金,比起以前,我的日子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3月14日,擂鼓镇碾盘村村民柯尊军对记者说。在县里养殖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柯尊军从一个贫困户摇身变成了丽之园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当年发展生猪60头。
地处偏远的擂鼓镇碾盘村,自然环境恶劣,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8户50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5%。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工作队与镇村干部并肩战斗,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500元,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产业扶贫拔穷根
如何有效改变贫困现状?
该镇党委政府和县农业局驻村工作队在经过调查研究后,为碾盘村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管理茶叶850亩、金银花和木瓜基地1500亩,年新增出栏生猪107头、牛47头,发展林下养鸡1150只。
确定了扶贫路径后,两年来,县农业局党员干部进村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150万元。发展养殖业,县攻坚办验收后,共兑现产业奖补资金43万元。同时,村里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成立了3家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打牢基础奔富路
为彻底改变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镇村干部积极想办法,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在全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县里共投入项目资金300万元,硬化村级产业路6公里;镇政府争取扶贫项目资金29万元,新建水窖2口;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多方争取资金,建成了村小学、卫生室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两年来,该村共落实帮扶项目20多个、帮扶资金800余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8户,完成危房改造130户。
(向继华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