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官渡镇桃园村波鱼沟易地搬迁安置点,小洋房一栋栋整齐排列,道路两旁桃花遍布,路面整洁干净,村民安居乐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开年以来,官渡镇坚持在扶贫攻坚中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路,强势推进脱贫攻坚和党建工作融合发展。在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充分展示了该镇各级党组织尽责履职、凝心聚力、带动致富、为民服务、保障支撑的能力和战斗力。
党建固基,选优配强班子
贫困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薄弱,组织涣散,官渡镇将扶贫的首要工作集中在贫困村级班子建设上,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
“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优秀青年聘请到村里跟班学习,将能带动群众致富的能手等优秀乡村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为干部队伍提供坚强保障。”官渡镇党委书记张伟成介绍,镇上还按照“先给舞台、再给位子,先挑担子、再给身份”的渐进培养模式,采取分级、分层、分类落实培养措施,组织贫困村干部积极参加各级培训、调训和轮训。
三吉村副主任徐荣超,原来是该镇最早一批开始种植猕猴桃的大户,每年通过种植猕猴桃收入也不少。2015年,他被选为村副主任,任职不到一年,他就带领三吉村十多户贫困户种植猕猴桃300亩,户平人均增收4000元,帮助他们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景。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培养创业型村干部20多名,成立各类产业党小组50多个,基层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切实将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发展优势。
支部引领,选准脱贫产业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源泉,各贫困村有了自主产业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官渡党委政府深谙其道,加快实施富民产业,持续改善发展条件,更新群众创业观念,确保贫困户实现就地脱贫。
马玉河村去年魔芋格外走俏,外地的客商排队在村委会门口收购,但长期以农户少量种植为主,形成不了规模效益。今年以来,在该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和扶持群众在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魔芋种植基地1000亩,统一标准购种、挖地施肥,100多户村民加入,不仅自己管理自己的魔芋基地,还在合作社里打工,领取两份收入。
党员示范,带领共同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中的缺资金、没技术、少信息等难题,通过帮扶措施鼓励支持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竞相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兰善清是该镇桃园村的一名残疾老党员,也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甘于贫穷,去年通过养鸡和卖豆腐,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上,光荣脱贫。
截至目前,该镇通过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有100多名,带动或吸纳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