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5月0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深处气象新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6日  查看次数:次  
  一座座青山延绵不绝,一汪汪碧水泛起涟漪,当车辆绕行在秦巴山脉之间,笔者感觉进入人间仙境。而随着车辆的不断前行,才逐渐领略了官渡镇更加生动的“新兴”气象。
  环境和美新居靓
  “波鱼沟以前都是荒坡,现在建这好的房子,还配的有厕所、猪圈,住的几舒服哟!”72岁的村民鲁承立与老伴儿一直住在土房子里,现在搬了新家,打心眼里高兴。
  2017年,该镇计划完成易地搬迁242户,新确定小河村、三吉村、蒲溪村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按照“易地搬迁+乡村旅游、青山绿水+特色民居”模式,房屋统一按庸派风格设计,与自然环境、山水田园融为一体。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为载体,将春季绿化与发展生态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相结合,新建垃圾池200个,栽植桃树、香樟、日本花柏2万余株,打造绿色中心院落50个、生态庭院1000户。
  夯实产业建设忙
  “官渡山多地少,发展产业不容易,近几年我们新修产业路及到组到院路,就是为了降低群众种植成本、提升效益,增强群众发展信心。”说起产业建设,该镇镇长陈燕青显得很坚定。
  今年,该镇规划新发展茶叶500亩,老茶园管护400亩,烟叶1650亩,中药材类421亩,小水果类155亩,马铃薯及高山魔芋3900亩。目前已落实烟农329户9000亩,烟叶育苗65000盘,烟苗移栽正如火如荼。兑现81户猕猴桃产业奖补资金50.27万元,全镇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1500亩标准化茶叶基地、5000亩林下魔芋、1500亩核桃等产业落实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精神扶贫扶根本
  “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一首老歌,唱出了精神的可贵可赞。
  自精准扶贫启动以来,该镇把“富口袋先富脑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摆在突出位置。评选出以王杰为代表的一批“最美脱贫户”,集中表彰了兰善清、庞昌禄等一批自力更生的脱贫示范户,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扎实开展“十星级”系列创建,初评产生“十星级”文明户2517户,“十星级”入户宣讲率和群众参与率均达到100%;开展烟叶生产、茶园管理、猕猴桃管护等培训23场640人次,将种植技术送到家门口……
  “扶贫要‘开花结果’,必须精神、物质两手抓、两手硬,房子产业这些‘面子’有了,还要有‘我能行’这面好‘里子’,‘里外结合’才能防止政策红利之后的返贫,让群众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该镇党委书记张伟成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全少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