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6月1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浪山下兴菌人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0日  查看次数: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楼台乡挡鱼村党支部书记范吉祥用两年时间,在该村办起了年生产规模达12万袋的食用菌产业,一举托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梦想。
  地处楼台乡北部偏远的挡鱼村,以220户7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全乡贫困大村。
  “贫困户要脱贫,必须有产业带动。”2015年5月中旬,在挡鱼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会上,范吉祥恳切直言,并把兴办食用菌的设想公布于众,岂料参会人员却是谈菌色变。
  原因是多年前,挡鱼村就发展过食用菌产业,但粗放式经营管理和技术欠缺,最终以失败落幕。面对沉默和异议,范吉祥没有灰心,他与表示赞同的胡胜聪、阮英堂等10多位党员、村民代表继续筹资兴办食用菌产业。
  说干就干,范吉祥立即带队出门考察学习技术,并在该村3组王家湾大坪选好食用菌生产基地。从当年9月底开始,新修采伐菌材机耕路、开挖场坪、修建厂房、购买机械,直至菌料装袋,大半年时间,范吉祥吃住在工地一线。2016年5月底食用菌正式投产,首批18家贫困户开始学习食用菌生产技术。
  然而,首批18家贫困户认为食用菌投资大、工序多、管理难,不敢加入。范吉祥看到这种状况,就主动为农户降低风险,动员胡胜聪、吴永东等4名具有经济头脑的党员,共同担负兴菌总投资,把完成养菌待上架的80000袋菌袋分配给18家贫困户,并聘请的技术人员在大棚内进行集中指导。一些村民见到已经花甲的范吉祥还如此艰辛忙碌,投资担风险,都说他不划算。但范吉祥笑着说:“身为一村之主,眼见老百姓不能脱贫,我于心不忍,我有责任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5年底,挡鱼村首批香菇见收,并在年关俏销,18家贫困户在食用菌生产场地就近共挣得劳务工资达10万元,还争取国家种植业补贴3万多元。
  2016年8月,范吉祥带头组建的“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公司”挡鱼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食用菌为主要产业,争取三年延伸到核桃、茶叶、中药材大棚蔬菜等品种,让贫困户参与率达90%。”范吉祥说。
  食用菌种植成功,填补了挡鱼村产业的空白。 至今年5月底,挡鱼河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完成总投资82万元,吸纳贫困户30户,辐射农户60多户。   (陈兴云  范本庆  刘建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