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7月01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规民约得民心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1日  查看次数:次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随意燃放烟花、乱倒乱扔垃圾、赌博摸牌……针对在农村时常发生的这些问题,竹坪乡陈家河村制定并推广村规民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革陋习禁恶习,歪风邪气日渐少
  走进陈家河村,映入眼帘的是挂在村头的10条村规民约,上面写道:红白喜事新办、简办,反对奢侈攀比,白喜事相互支援,不允许以资酬劳,不摆凉菜果盘,随礼统一100元;禁止赌博抹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人人都要孝老敬贤,尊老爱幼;基本农田任何人不能建房、埋坟……“村规民约告诉村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做人做事的大标尺。为将村规民约很好地执行下去,我们村还成立了理事会来监督。 ”陈家河村村支书陈贵清说。
  在陈贵清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民们的“口袋富了”,但是“脑袋”还需要精神文化来充实。为了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陈家河村通过设立村规民约传承好的村风民风,让村民们潜移默化接受新思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规民约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参与村规民约制定,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后公布于众,并张贴到村民家中,使村规民约家喻户晓。
  随着经济的发展,陈家河一些村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造成铺张浪费。“以前只有在儿女结婚、老人百年归山时送红包吃酒席,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孩子满月、满周岁、上大学、当兵,还有过生日、搬家都要大操大办,真是劳民伤财啊。”村民陈光宝说。该村针对村民极力要破除陈规陋习的心理,通过干部提、村民代表审、全体村民表决的方式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村规民约,把本村人情“份子钱”原则不超过100元列入其中。
  农闲时,有的村民相约聚集打牌赌博,孩子没人看护,打架闹事的比较多。每到春节,村民竞相比赛燃放烟花爆竹,当时流行有一种看法,认为过春节,谁家烟花爆竹燃放得多,谁就有面子。为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2008年春节过后,在村里召开的群众大会上,陈家河将 “禁止赌博摸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内容列入了村规民约,要求村干部、村民代表以身作则,带头禁鞭,杜绝赌博等恶习陋习。
  “现在歪风邪气少多了,村里红白喜事大家共同监督,村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大家拍手叫好。”村民陈世品说。如今的陈家河村干净整洁,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无赌村、不燃放烟花爆竹村、平安村。
  规村风约民风,文明乡风扑面来
  村规民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融进村民的心里。该村通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实现移风易俗,改变了“脏乱差”,实现了“洁净美”。2014年,该村10组村民陈某违反了村规民约,悄悄将外公葬在自家农田里,村民代表第二天便依规告知陈某应将坟茔迁至山上,陈某第三天便张贴悔过书,第五天完成迁坟。
  今年4月份起,该村村民代表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经过村民大会表决后生效。如今,每周五,广大村民拿起扫帚、扛起铁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垃圾。“规矩是村民一起商量出来的,我打心眼里愿意遵守,现在看到路上有垃圾,就忍不住要捡起来。”正在村头打扫卫生的陈秀英说。 
  如今的陈家河村以“好村风”带动“好乡风”,“管”住了歪风邪气,“规”出了新村风,“约”出了文明好气象。
        (向继华 王 涛)

“约”出乡风文明

  文明乡风重在培育,贵在坚持。通过村规民约,反映群众移风易俗的期盼,引导群众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我县在“十星创建精神脱贫”进程中的有益实践。
  管用的村规民约,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持之以恒地加以坚持,引导村民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村民,发挥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才能培育文明乡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