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7月0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贫困户小康梦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8日  查看次数:次  
为了贫困户小康梦
——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麻家渡镇双堰村党支部书记杨大斌
□ 苗东升 温雪瓶
  在麻家渡镇双堰村2组,贫困户贺朝平提起村书记,就会竖起大拇指:“没有杨书记借给我钱,扶持我搞养殖,我恐怕至今仍然是贫困户。”他夸奖的人就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杨大斌。
  “作为党支部书记,看到村里还有188户贫困户,心里感到不安,让他们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近两年来,杨大斌一直把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俯下身子抓扶贫、谋产业、强基础。
  在双堰村,村民多年来都是单一种植苞谷、水稻,只能填饱肚子。杨大斌经过调研,认为村里适宜发展茶叶,从2012年开始,先后发展茶叶500亩,其中无性系茶园200亩。在坡地发展核桃500亩,小水果400余亩。为了实现规模化、集体化经营,他协商成立了双堰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村里20多户贫困户加盟茶叶专业合作社,依靠茶园流转、在茶园务工、采茶增加收入。1组贫困户贺晓斌长年在茶叶专业合作社务工,每年收入近3万元。
  在畜牧产业上,杨大斌组织和动员贫困户养猪、养鸡,还吸引能人在村里成立恒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长年提供仔猪、技术等服务,目前全村贫困户养猪380多头,鸡12000多只,蜜蜂110多箱。贫困户党永福,去年养猪14头,鸡560多只,除享受奖补外,当年实现纯收入3万多元。
  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偏远院落,双堰村启动了以挪穷窝为主的扶贫搬迁工作,根据每户实情,量身定制搬迁扶贫方案,去年通过农户自建方式,实现搬迁23户贫困户。1组贫困户刘艳荣,过去住在半山腰上,交通不便,房屋破旧,遇到干旱年份,吃水都要路几里山路去挑,因自己80多岁,家中又十分贫困,无力建房,村里按照统规统建的模式,帮助她在公路边上建成75平方米砖瓦房,如今能看上电视,老人及家人十分高兴。同时,杨大斌还积极向上争取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尤其是危房改造项目,全村农户建新房100余户,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
  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杨大斌多方筹措资金,硬化通村入院路10余公里,建起了集村级办公、医疗卫生、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居家养老“五务合一”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心里装着老百姓,群众才会把你当作贴心人。”对贫困户和弱势群体,杨大斌把他们当作亲人,处处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2组贫困户贺朝平是杨大斌结对帮扶户,了解到他有养殖的意愿,但苦于没有资金发展畜牧业,去年9月杨大斌就借钱5000元,支持他购买7头山羊,经过一年多发展,如今存栏达到120多头,一举摆脱贫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