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7月3日至5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龚举海带领县交通、水务、旅游、国土、发改等部门负责人,冒着酷暑来到柳林、官渡、上庸等南部乡镇调研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龚举海要求,要围绕“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全域规划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确保把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和群众增收脱贫带。县领导唐泽斌、陈应洲、肖海,堵河源管理局党组书记潘世荣陪同调研。
南部乡镇境内山水秀丽,生态良好。龚举海一行先后来到柳林乡墨池天生桥、堵河源保护区,官渡镇桃园古盐道、梁家片区、百里河,上庸镇圣水湖湿地公园、环库旅游公路建设现场等地,了解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扶贫产业开发等情况。龚举海指出,南部乡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各乡镇要立足实际,充分发掘山水资源,科学谋划旅游产业,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打造旅游节点,把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建成旅游产品的卖场,增加旅游产业附加值;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库公路建设与旅游开发、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带动库区扶贫产业发展,将环库公路建成生态之路、绿色之路、旅游之路、景观之路、扶贫之路。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在柳林乡墨池村干溪坪烟叶种植基地、公祖村神康车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官渡镇蒲溪猕猴桃种植基地,龚举海详细察看了扶贫产业发展及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情况。龚举海指出,扶贫产业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作社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村支两委要发挥旗帜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乡镇党委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先行先试、创办试点,激活内生动力,集聚创业合力,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贫困群众搬迁后生活得怎么样是龚举海最牵挂的事。在柳林乡洪坪村、官渡镇中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龚举海察看了各安置点建设情况,到已搬迁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龚举海要求,要加快各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教育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彻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要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地调研后,龚举海与南部片区乡镇和相关县直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龚举海指出,打造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是发展旅游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的必然要求。他要求南部乡镇要围绕“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立足“一轴七组团”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全域规划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原则,打通旅游环库公路及各个旅游节点,完善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坚持生态底片、文化名片、产业分片理念,走生态文化旅游之路,科学谋划旅游产业布局,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做好旅游+扶贫文章,以“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周 桥)